掌柜的应对自如,早已将账本拿了出来,这种账本是常巧之为了方便查账特意设计的,运用的是最基础的借贷记账法。
根据有贷必有借,借贷必相等的原则,账本清楚明了,常巧之都不用算盘,拿着笔头略略算了算,便知账目没啥问题。
接下来就得看看账目上所剩的药材数,与仓库中的实物数量是否相等,于是常巧之对掌柜道:“盘点吧!”
伙计一个个盘点对账,其实也没花多少时间,因为封城之时,受伤的士兵和百姓太多,店铺里的药材几乎都被捐了,关于这点大胡子、周知府都曾给常巧之解释过。
做生意嘛,总是有赔、有赚,在战乱中能保住性命就很不容易了,哪能事事都顺心如意。
清查盘点也没问题,常巧之都抽查过了,贵重的人参、灵芝亦都是上品,并没有被掉包。
掌柜小心解释:“东家,受战乱影响,今年的利润应该不多。”
“人没事就行,咱们只要诚信经营,钱总是能慢慢赚回来的,”常巧之看着堂前规规矩矩站成两排的伙计,淡淡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做咱们这一行的,更讲究一个心字。”
“是!”伙计齐齐应道。
常巧之将新账本交给掌柜,“行了,就这样吧。”
柳管家跟着常巧之走出药铺,小声问道:“常姑娘,当真没问题吗?”
“账目上看着没问题,”常巧之想到有两名新面孔的伙计道:“至于你的感觉是对的,回头我再多观察。”
常巧之用了几天时间清查了账目,最后一站来到当铺。
黄朝奉将厚厚的账目摆在她面前,嘴里还不满地嘟哝,“你好歹常来看看吧,哪个东家像你这么懒散,还想不想赚钱呐?”
面对来自财神爷的批评,常巧之姿态放得格外低,“这不是有一大摊子的事嘛,对了,当铺最近周转资金充足吗?我要抽出一部分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