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的生药铺子在广城信誉极好,以前常巧之经常过来查账,发现掌柜确实是老实本分的好人,故而后期巡查的频率有所降低。
但人心易变,或许其中有人见她长期不管不问,生了别样的心思也说不定。
“行,明天你和我同去查一查。”常巧之随后去主院看望大姐。
常大丫,这位出生于穷苦人家的村姑,如今有儿万事足,心情舒畅,家里有柳管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外又有县主妹妹护着,再加上保养得宜,哪还能看出半分土气,走出来倒如画上的仙女一般。
她微嗔道:“二丫,你去哪儿了,那么长时间不露面?”
“最近一直在村里办学堂呢,好不容易才理顺一些,”常巧之接过丫头递来的茶杯,“我正准备在村里再搞一个织布作坊呢。”
常大丫好奇道:“你怎么想到做这个,为何不直接采买江南的布匹,你看我身上这件衣服料子,据说就是江南松江府织的,手艺真好啊,摸着水滑水滑的。”
能不好嘛,上好的丝绸料子,青川村里估计都找不出一件同样质地的衣服来。
“松江府的纺织业也是一步步慢慢发展起来的,我打算将青川村打造成第二个小松江府,这是长期的活计呢,对了,你有没有兴趣参上几股?”
毕竟常大丫才是柳家的主母,常巧之充其量不过是高级经理人,可不敢随意挪用柳家的资金。
“我倒是想,”常大丫无奈道:“上回围城,咱们的生药铺子亏了不少,不知道银子够不够呢。”
常巧之心里早已有主意,“你若是参股,这笔钱就从当铺支取,当然利润肯定不多,就是让村里女孩多一条生计罢了,你若是不想参股,我就自己一个人单干。”
常大丫没直接答应,而是问起村里的情况,当得知女孩也能上学认字后,她便同意了,“也好,若是你的作坊顺利开张,就让爹和妹妹来城里小住一阵子,我也想他们了。”
“行,到时候我来安排。”
次日一早,常巧之便带着柳管家来到生药铺子查账,也不知是伙计心里有鬼,还是慑于常巧之县主的身份,每个人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