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裘大当家有些无语,“这能赚到什么钱啊?不做,不做!”
哪个乡镇没有大集,有的镇子赶单日,有的却是逢双,都是四里八乡的村民拿着土特产在集市上交易,换几个现钱回来。
就算卫所真办大集,一天也不过收上几百个大钱的摊位费,裘大当家好歹还是三品武官,怎么可能看上这笔小钱?
“别介啊,大哥,”常巧之努力劝道:“这事得望远了看,商业也是要炒做的,咱把大集办得有声有色,不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而且也能建房,做房产出租,这可是来钱又快又稳的生意。”
赚摊位费?干玩笑,常巧之是那等眼皮子短浅的人吗?
裘大当家迟疑了一会儿,“等等,你容我想想……”
常巧之乖巧地没有出声,她相信裘大哥肯定会同意的,毕竟两人目标一致,又都是为手下谋福利的人。
裘大当家立马拍板,“行,那就这样吧,百姓来我这里赶大集可比城里还安全。”旁边就是卫所,负责巡逻的都是正经官兵,哪个不开眼的蟊贼敢来生事?
随后常巧之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咱这里不是有军器所嘛,顺便再打制一些农具,贴上裘字标,说不定以后就成了拳头产品行销三省呢。”军用转民用,品质肯定有保障。
裘大当家都听笑了,“你啊你,为了办一个小作坊,可是费了不少脑子吧。”
“哈哈,被你看出来啦,就说这事是不是好事嘛,我能安置一部分女工,卫所也能拿到质优价廉的兵服,可是双赢啊。”
“这事能成,先说好啊,质量不好可不行。”
“必须的!”
两人随后又细细商讨了一部分细节,由于买兵服用的是户部拨款,常巧之和裘大哥还草签了一份合同,等于常巧之的作坊还没影呢,就已经有订单了。
常巧之笑眯眯拿着合同就要走,裘大当家急道:“你这是要去给老二当军师吗?也用不着这么赶吧,难得见上一面,不如我让人摆个接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