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自言自语道:“我姐姐不知道有多重视银杏这一胎呢,这要是有个万一,只怕大奶奶的管家权就要被收回咯。”
孟大夫眼睛一眯,也喝了口茶,方开口道:“世人皆知,白果可以入药,但少有人知此物少吃有益多吃有毒。
白果入口微苦,但若是磨成粉加糖后做成糕点,再无人吃得出来。”
说到这里,他又低头喝了一口茶。
“廖夫人,小心误食啊。”
廖姨妈端着茶碗冲孟大夫一笑,“那是自然。”
趁着这几日日头毒辣,王熙凤指挥着几个婆子丫鬟把冬天的被褥皮袄都拿出来晒晒。
众人正在库房这边热闹着,杜鹃匆匆过来说道:“奶奶,廖姨妈身边的珍珠刚才过来找奶奶说要一些白果,她等着入药。”
王熙凤蹙眉道:“这种东西平日里并不常用,家里纵是有,怕也是陈年的了。
你带人先去药房找找,如果时间太久了,或是没有的话,就直接让药房的管事去买些新的回来吧。”
杜鹃领命离开。
以前廖家需要什么东西也都是来找她要,所以王熙凤也并未把这点子事儿放在心上,继续忙自己的事儿了。
又过了两日,王熙凤午睡刚醒,门子上就送来了贾府的家书。
王熙凤兴高采烈地递给百灵,让她读给自己听。
百灵虽然纳闷姑娘为何不自己看,但是主子吩咐的事情,照着做就是了。
贾敏身边的几个大丫鬟都是学过字的,所以读封信对百灵来说不是难事。
信是元春写的,经过十几天的舟车劳顿,她和方氏总算是平安到家了。
她写信的目的就是给王熙凤报个平安。
她在信里还提到了路上发生的一桩奇事:当船行驶到洛河水域时,听船工说每年这个时候就会闹水寇,像贾家这样的船队最容易成为目标了。
一席话听得她和大伯母连续几日睡不安稳。
结果直到出了洛河水域都平平安安。
本以为水寇的事情不过是以讹传讹,谁成想,在广通渠靠港补充补给的时候才听人说在他们之前的船都被劫了。
也不知道为何偏偏没有劫贾府的船。
元春还在信里写道:“难道是水寇也听过祖上国公爷的威名不成?”
王熙凤听到这里笑着摇头,虽说荣宁二公年轻的时候战功赫赫,但是别说洛河的水寇了,只怕京中的平民百姓都不一定听说过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为什么贾府的船躲过了水寇的打劫,可能真得是祖宗保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