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化无为中第二阶段

以其,当“有物·阴”生成时,于“空无”中的第一阶段“自性本空”规律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有一阴就有一阳;“有物”如果成了变进的“阴”,那么,这件事物就是要去依靠“变出”,生出“有物的阳”,来平衡其中的关系;

以其“磁铁的同极相斥”,就是在靠近的过程中,因为“有物·阴的生成”,而同时向外“变通出阳”;依靠“有物所发散的阳”作为“排斥力”;

因为在“化无为中”的第一阶段中,于“空无”中,我们是看不到“作用力·作用范围”等情况的;

即,在空无中是不存在“有物”的;

而只有在生成“有物·阴”的过程中,才会向外排放、功放出“有物·阳”;

而无论是“力”还是我们当下所说的“能量”;都是关于“有物”的信息。

如此的“有物”情形,才塑造了我们这个宇宙空间的世界真实性;

而也,在“无生有物”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物”的确是会被我们看到或者看不到也可以感觉到,就好像我们看不到“力”,但却可以体验到其中的作用关系,但是以其“有物的阳”又是否能够被我们看到呢。

即,“有物的阴”和“有物的阳”分别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

于道体的空无中,阴阳都是不可见的;

但当来到“有物”的状态下,以其“阴阳”又变作了什么样的模式。

以其,我们还是回到基础的理论中,即“阴”为“变进”,“阳”为“变出”;

变进的为“阴”;变出的为“阳”;

“有物”虽然可能是“阳”,即它也是会变动和运动的,但本质却是“阴”;

因为从化无为中第二阶段我们就可以看出,“有物”是为“成形·阴”的状态。

即,有物为阴;

那么,我们在“空无”中,也可以知道,“无有的阳”为不可见的。

那么,“有物的阳”又是否可见呢;

不知道,很难说;有可能是不可见的,因为无有的阳本身也不可见,有可能又是可见可感的;就好像温度、震动、以及许多的生物动态,甚至于天体的动态情况;

即,“阳”它有可能是看不见的,也有可能是为我们所看到的动态现象;

小主,

可现象就是本质啊。

而“有物的阴”我们却是已经确定下来了,基本就是为“有形、有物形成”的那样一种方式。

如此推敲,阴就是为成形,阳就是为成象;对照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现实状态;我们也会深刻地发现出,古人所描述的规律;

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而,在天成象和在地成形,以其形象之间,其中又是如何运作的。

通过“化无为中第一阶段”我们知道了“阴阳”在无有中的基本关系;

即,阴就是阳,阳就是阴;二者为一炁的周流相生形态;

可更具体的,我们会发现,“阴阳”是为“有物生成”的一种状态;

因为,我们对于“有物”的定义就是“阴阳相生”;

即,只要是能够被我们发现和看到、觉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为“阴阳的相生”状态。

因为在“道”的空无本体中是“不留一物”的;所以,一切“有物”必须是要在“阴阳相生”的变通中才能够成形;

可即使是这样,“有物”也依然是要去符合“化无为中”中的阴阳第一阶段基本原则。

那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是说,其一切都是会在“成形中成象”,会在“成象中成形”;

因为于空无中,我们会发现“阴阳”是相生的反向,阴阳的变化也是“往复的渐变周流”状态;大致区分就是,老阴、少阴、少阳、老阳;为连续的无有、物极必反的渐变状态。

可这一理论是我们在“无有的道体”中所看到的;

但其来到“有物”的环境当中,所带入的“公式效果”又是如何呢。

我们会发现,“有物”固然还是要符合化无为中第一阶段当中的理论。

那么,“有物·阴”就要与此时的“有物·阳”的方向相反;而“有物·阳”就是要与此时“有物·阴”的方向相反。

二者循环、相生往复;

但其我们也知道,“阴”是从“无有的阳”里面生出来的,而“有物的阳”是从“有物的阴”中生出来的;

那么,以其二者的运动方向,则便是,依然需要遵循“化无为有第一阶段中的基础自然阴阳理论”;

“有物的阴”向着“阳”的方向;此过程,无所谓是否运动;

“有物的阳”向着“阴”的方向;此过程,也无所谓是否的是为“运动状态”。

即,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要不去了解它的动静状态”;

因为,从空无的基本理论出发,在这时我们的“思维场”中,以其无所谓“动”,也无所谓“静”;

动静是什么感觉,是“有物”的感觉;这是“化无为中第二阶段、甚至是于第三阶段有物和有物之间作用关系”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暂时无所谓动静,而就最好只是照搬理论套用。

即,在“无和有”的第二阶段中,“有物”中的“有物的阴和有物的阳”也依然是“相互、相生”的状态。

但这时的它们就也依然没有“动静”上的“物感”。

可这时,我们却又已经了解到了“有物的阴”和“有物·阳”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依然是“彼此相对生成”的;

即,“有物的阳”是会从“有物的阴”中生成。

而,那么“有物的阴”又是否是会从“有物的阳”中生成呢,还是说它是从“无有的阳”中生成的;

因为“有物的阴”,就是被我们从“无有的阳”中推理出的。

可是,这时我们依然是回到“第一阶段”中,会发现,“阴阳”是相生、没有“时分”的不异状态;

即,我们在生成“有物的阴”的时候,就已经是在生成“有物的阳”;

而在生成“有物的阳”的时候,“有物的阴”也必然是同时“相辅相生相成”的状态。

即,于道体中,阴阳是共生的同时、同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