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一支火箭倏然破空而出,紧接着千万支火箭如流星一般,飞向汉城内!
万千火箭犹如流星,映亮了整个汉城。
“咚——!”
“咚咚——!咚咚咚——!”
战鼓骤起,闷雷一般的擂鼓声震彻黑夜!
“杀——!”
鼓声越来越迅猛,燕军在这战鼓声中嘶吼着冲向汉城城门!
汉城迎来了突如其来的攻城战。
老卫王没料到身为盟友的燕国会骤然发难,卫国主力部队也早就调往了平川,仅在城内部署了三千兵力。
十万人对阵两千人,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燕军只用了两个时辰,便攻破了城门。
燕军如洪水般涌入汉城,迅速占领了城墙。
城墙上原本飘扬的卫国旗帜被无情地斩断,随风摇曳。
紧接着,城楼燃起熊熊大火,吊桥在轰鸣声中坠落。
燕国王旗插上了汉城城墙,这场攻城大战结束的时候,天甚至还没亮。
燕军不到一日就占领一座城池的消息传到了大安。
尽管徐凤鸣和姜冕早有所预料,但收到消息的时候还是震惊了。
“这么快?!”徐凤鸣有些惊讶。
“是。”传信的斥候答道。
徐凤鸣挥退了斥候,姜冕说:“老实说,燕平确实有些大材小用了,派十万人去攻占仅有两千驻兵的城池,实在是杀鸡用牛刀。”
“我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做,确实有点不像燕平的作风。”
徐凤鸣对着地图陷入沉思,照燕平这个速度下去,恐怕最多一个月就能将潼关以西的所有城池打下来了。
姜冕见徐凤鸣有点走神:“凤鸣兄,你在想什么?”
徐凤鸣回过神来:“我在想,照燕平现在这个速度,恐怕要不了一个月就会将卫国南部的城池尽数攻下了。”
“不要担心,”姜冕说:“算着时间,赵兄跟郑琰应该已经快到临城了,说不定他不用一个月,就能攻破大梁了。”
说曹操曹操到,姜冕话音刚落,赵宁就派人送信来了。
赵宁跟郑琰带着三万人,路上没作停留,急行军至卫国边境,从悬崖上坠下绳索,穿过峡谷,军队又用三天时间有惊无险地攀过砚山,进入卫国地界。
最后攻其不备,趁临城不注意的时候打下了临城,现在正往大梁城进军。
是夜,临城。
这夜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是一个伏击的绝好时机。
启军好不容易登上那怪石嶙峋,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又在砚山掩去声息行军足足半日,才在深夜时分抵达了临城。
这是靠近卫国边境的城市,也能直接通往大梁,几百年来,卫国倚仗这砚山天堑,驻扎在这座城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八千多人。
现在因为平川之战,兵力又被抽调了六千名,现在整个临城只剩下两千多人。
赵宁的赤炼已经留在山那头了,此时带着三万大军,借着今夜得天独厚的天气,悄无声息隐藏在临城外的密林里。
赵宁攀上一棵大树,拉弓,松弦,黑暗里,一箭疾驰而去,正中一名守城士兵的咽喉。
那士兵应声而落,从城墙上跌落,尸体重重砸在城门前。
“谁……”
小主,
站岗的士兵见状,还没来得及发出示警,又一只飞箭破空而来,把他的声音遏制在了喉咙里。
“谁——!”
“夜袭——!”
“有夜袭——!”
连续两箭,终于引起了城墙上的骚动。
“当当当!”
城墙上发出预警。
“攻城。”赵宁神色冷淡,抬眸望向那火把摇曳的城墙。
三万精兵排山倒海,瞬间从密林中冲杀出来!
这是卫国建国八百年来,临城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攻城!
毕竟临城前有大梁,后有砚山天险,敌人的战车要想攻入临城,除非大梁城破了!卫国亡了!否则临城绝不可能被攻城!
谁也没料到临城有朝一日会被攻城!可偏偏今晚,敌人就这么突如其来、毫无防备地来了!
临城校尉匆匆披上铠甲上得城墙,只听城外喊杀声不断,火把下,目光所及之处,却是黑潮一般滚滚而来的洪流!
临城仅有两千兵马,又从来没有守城作战的经验。
哪怕临城校尉不是个草包,但却缺乏实战经验,偏生赵宁又打了个猝不及防,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赵宁这一仗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攻破临水城的时候,正好晨光熹微、天光微亮。
临城的百姓一觉醒来,发现临城已经换主人了。
赵宁吩咐士兵,不得扰民、不得劫掠百姓。
启军谨遵赵宁吩咐,城里只发生了一场小骚乱,便恢复了平静。
徐凤鸣看完赵宁的信,终于心下稍安,舒了口气,多日来的担忧总算一扫而空。
“赵兄不是那种没谱的人,”姜冕笑道:“凤鸣兄对他这点信任都没有?”
“倒不是不信任,”徐凤鸣神经骤然松懈,有些疲惫:“实在是砚山地势太过复杂,不过现在好了。”
姜冕:“是啊,现在好了。”
徐凤鸣看向姜冕:“说起来,你家郑琰还跟赵宁在一起呢,我看你倒是半点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