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啊,
你恐怕犯了大错了……
摇摇头,
方孝孺自嘲一笑,大步离去。
……
与此同时,
北平庆寿寺。
禅院里的气氛依旧非常肃杀。
自从上次谎报北元来犯,朱棣和他两人已经在九边跑了好长时间了,也处理很多事情,才终于调和了淮西将校和王府兵马。
本来那些家奴已经被押回北平了,但朱棣谎称北元来犯,一时兵权在握,就可以便宜行事,于是把王府护卫又放下去了。
这次就来个折中——
正副职分别由王府护卫和淮西人担任!
一开始也闹腾,但出了几次事之后,姚广孝处置公道,两边也就相安无事了
此时,
回到北平刚几天,就听到京城传来要搞“南北榜”的事。朱棣感觉事情蹊跷,也没休息几天,就赶来庆寿寺。
喝了几口茶,
朱棣说:“军师,劳累一月,还要多歇息才是……”
嗯嗯,
姚广孝笑了笑:“多谢殿下,贫僧也习惯了……”
是啊,
朱棣见他精神头还好,也就直言不讳:
“军师啊,可曾听闻,今年的科举,要分开南北榜?说是要多遴选一些北方士子?”
呵呵,
姚广孝把密报交给他,一边点点头说:
“殿下啊,京城回报已经到了……额,确有其事……也是皇上提的,本来要让李善长做,可李善长退隐了……”
哦哦。
朱棣一边看,一边也感觉奇怪,脱口说:“李善长退隐,跟此事有关?”
嗯,
姚广孝摇摇头说:“殿下啊,贫僧也想了许久……后来发现,这李善长的确是因为此事而退隐的……”
哦?
朱棣看着他,一字字说:
“何以见得?”
“殿下啊,贫僧以为,皇上开南北榜,目的还是收拢江北士民之心……然而,皇上这些年威压有余,仁德不足,北方士子就算感恩戴德,也不是真心的……故而,皇上想让李善长主持其事,让北方士子归于李善长门下,就不用背负骂名了……可惜啊,李善长老狐狸了,不肯得罪天下官绅,也不愿意得罪殿下,故而请辞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