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冬生,这几年冬生在宜州的发展倒也颇为顺遂,他本来就是个踏实肯干的人,加上宋芫的指导和风侍卫的协助,很快就在宜州站稳了脚跟。
他在宜州买下了一大片土地,还按照宋芫的嘱咐,种植了红薯、玉米等作物,并雇佣了一些当地的农户,教他们种植方法。
几年下来,总共收获几万石粮食,去年云山县暴雨,粮食歉收,多亏冬生请速骥行的商队送了一批粮食回来,解了燃眉之急。
冬生偶尔会写信回来,向宋芫汇报宜州的情况。
从信中他的字里行间,宋芫能感受到冬生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那些曾经的挣扎与痛苦已被时间抚平,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热忱与感恩。
冬生在信中不仅分享农事,还提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说宜州百姓淳朴好客,每至节庆,全村人都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小主,
他还参与过当地的丰收祭,品尝到了用新鲜食材制作的特色美食,酸香开胃的酸笋鱼、软糯香甜的五色糯米饭,都让他念念不忘。
除了写信,冬生还会搜罗当地的特色香料与布料,时不时寄回庄子。
香料自然不用多说,有的甚至能代替海外高价购入的珍稀香材,为作坊节省了不少开支。
而布料也是花样繁多,各有千秋,拿去给郑嫂子她们研究,很快便开发出了几种新颖的款式,并颇受欢迎。
咳,话题扯远了。
马车一路颠簸,终于在一个时辰后抵达了县城。
宋晚舟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拉着宋芫的手说:“大哥,快走快走,蹴鞠比赛快开始了。”
宋芫无奈地笑了笑,任由她拉着自己往蹴鞠场走去。
到了蹴鞠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宋晚舟凭借着小巧的身形,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宋芫则在后面紧紧跟着,生怕把她跟丢了。
终于,她们在一处角落找到了黄倩倩。
黄倩倩正踮着脚尖,焦急地四处张望,看到宋晚舟时,眼睛一亮,连忙挥手喊道:“晚舟,这里!”
宋晚舟拉着宋芫挤了过去,笑嘻嘻地说道:“倩倩,我没迟到吧?”
“没有没有,比赛还没开始呢!”黄倩倩笑着挽住宋晚舟的胳膊,又冲宋芫甜甜地喊了一声,“宋大哥好。”
宋芫点点头:“你们玩得开心,我去那边找个地方坐着,有事叫我。”
宋晚舟挥挥手:“大哥你去吧,不用担心我们。”
宋芫走后,黄倩倩凑到宋晚舟耳边,小声说道:“晚舟,你大哥对你可真好,还特意陪你来。”
宋晚舟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是当然,我大哥最疼我了。”
两人正说着,蹴鞠场上突然响起一阵欢呼声,原来是比赛开始了。
宋晚舟和黄倩倩立刻被场上的热闹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的球员。
陆玉宣作为陆家队的队长,自然是场上的焦点。他身穿红色队服,动作敏捷,带球过人如行云流水,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黄倩倩看得入迷,忍不住感叹道:“陆玉宣这家伙,蹴鞠倒是踢得不错。”
宋晚舟闻言,撇撇嘴:“也就那样吧。”
家里的侍卫们都武艺高超,平日里切磋时的身手比起陆玉宣踢蹴鞠来,那叫一个碾压式的存在。
她才不会轻易被陆玉宣这点本事给唬住。
她看蹴鞠更多的是看双方你来我往的激烈对抗,还有那种热血沸腾的氛围。
场上,陆玉宣一个漂亮的转身,轻松避开了对方的防守,紧接着一脚精准的射门,球如流星般飞入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