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岐伯啊,你说咱们中医里那些神奇的穴位,到底是怎么取穴的呢?有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啊?”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啊,简单!来来来,我给你说道说道。”
小主,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比如说,咱们有个穴位叫足三里,这可是个养生大穴啊!要想取准这个穴,你得让病人把脚放低,然后顺着小腿外侧往上摸,摸到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的地方,那就是足三里了。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小太阳,能温阳散寒、健脾和胃,经常按按,身体倍儿棒!”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神奇?那巨虚穴呢?”
岐伯笑了笑:“巨虚穴啊,分上巨虚和下巨虚。咱们先说下巨虚吧,要想取这个穴,你得让病人抬起脚来,小腿肌肉放松。然后,在足三里往下六寸的地方,也就是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找个凹陷处,那就是下巨虚了。这个穴位啊,是调理肠胃的小能手,腹泻、便秘什么的,找它准没错!”
黄帝点了点头:“嗯,有意思。那委阳穴呢?”
岐伯接着说:“委阳穴啊,在膝盖后面,腘横纹的外侧端。要想取准这个穴,你得让病人屈伸膝盖,然后在腘窝的外侧找个鼓起的小包包,那就是委阳了。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水龙头开关,能调节水液代谢,利尿消肿啥的,效果杠杠的!”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哈哈,原来穴位还有这么多讲究啊!那委中穴呢?”
岐伯说:“委中穴啊,也是膝盖后面的一个大穴。要想取准它,你得让病人屈起膝盖,然后在腘窝的正中间找个凹陷处,那就是委中了。这个穴位啊,可是个治疗腰背疼痛的绝招!腰酸背痛腿抽筋,找它揉一揉,立马舒服多了!”
黄帝拍手叫好:“哈哈,岐伯啊,你这一说,我感觉自己都能成半个中医了!那阳陵泉呢?”
岐伯笑了笑:“阳陵泉啊,在小腿外侧,膝盖下面一点。要想取准这个穴,你得让病人站直,膝盖竖起来,然后在腓骨小头前下方找个凹陷处,那就是阳陵泉了。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舒筋活络油,能疏肝利胆、舒筋活络,对于胆囊炎、胆结石、肋间神经痛啥的,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黄帝听得眉飞色舞:“哈哈,岐伯啊,你这穴位秘籍真是太棒了!不过啊,你说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这是啥意思啊?”
岐伯解释说:“这句话啊,意思是说在取身体外侧经络的穴位时,要顺着经络的走向来取穴。比如说,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你就得从手指尖开始,顺着胳膊往上摸,一路摸到肩膀上;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呢,你就得从脚趾尖开始,顺着腿往上摸,一路摸到膝盖、大腿上。这样顺着经络来取穴,效果才会更好!”
黄帝又开始了他的求知之旅,他眨巴着智慧的小眼睛,对岐伯说:“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是惦记着六腑那些个病症,特别是足阳明和手阳明这两条经络要是出了问题,那表现都是啥样的呢?你给咱详细说说呗。”
岐伯一听,嘿,黄帝这是要考我呢!于是,他捋了捋下巴上那几根稀疏的胡子,故作深沉地说:“好嘞,大帝您听好了。要是有人脸上热得跟蒸笼似的,那八成是足阳明胃经出了岔子。您想啊,胃是咱人体的火炉子,它一不对劲儿,脸上能不热嘛!还有啊,要是发现手上那‘鱼际穴’周围红红的,跟被蚊子叮了似的,那肯定是手阳明大肠经在闹脾气了。”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心说:“这解释虽然简单粗暴,但似乎还差点意思。”于是,他继续追问:“那还有其他什么症状能一眼看出这两条经络的问题呢?”
岐伯微微一笑,神秘地说:“大帝,您看这人的两只脚底板,就是咱们常说的‘涌泉穴’往上的那片区域,要是发现那里的脉搏跳得跟打了鸡血似的,还陷进去了,那绝对是足阳明胃经在报警呢!这可是咱们中医里头的‘独门秘籍’,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