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商鞅之死

刘琮此人可谓是“三无官二代”:没主见,没谋略,也没实力。他被下属一鼓动,就上表投降,把祖宗经营多年的荆州献给了曹操。最关键的是,他没敢把投降的事情告诉刘备。

因此,当曹操走到襄阳附近时,刘备才发现自己被“卖了”。当时他正在樊城给刘表、刘琮父子守门,得知投降的消息后,他火速放弃樊城,率兵逃难。

逃亡途中,不少百姓沿路相投,要和刘备一起走,刘备来者不拒。有人说刘备此举是妇人之仁,但实际上,他此举向世人证明了一点:他刘备得了荆州的民心。

曹操南下的消息也让孙权坐立不安。当时吴国几乎是主降派的一言堂,但作为一方诸侯,孙权明白:曹操意在统一天下,他拿下荆州,下一步就是夺取江东。

因此,想要自保,他只能打。而鲁肃的话坚定了他开战的决心。

鲁肃曾说,像他这样的人投降了还能混个小官当当,但在江东经营三代、众望所归的孙权投降了,下场如何恐怕不好说。要开打,就需要一个盟友。手里有兵、身上有民心、还和曹操有仇的刘备是个不错的人选。

在曹、刘、孙三方的谋划之下,孙刘联合抗曹的局面已经形成。公元208年12月,周瑜率兵3万,刘备率兵2万,与曹操在赤壁开战。

面对20万曹军,孙刘联军心中不可谓不慌,但两军的主心骨周瑜和诸葛亮却巍然不动。

他们抓住了曹军的弱点:在赤壁开战肯定需要水军,但曹操嫡系部队往常只在北方陆地作战,哪怕经过训练,也不如联军的水军。

何况南方天气潮湿,赤壁地区血吸虫病流行。

北方来的曹军根本不适应气候条件,很快染上了瘟疫。而曹操手下的水师是刚刚收编的,他们原本是刘表的部下,比起给曹操卖命,自保显然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这样两相对比,5万对20万,联军仍有胜算。

面对北方士兵不习惯坐船的问题,曹操想出了解决方案。他下令将舰船首尾相连,这样人马在船上就会如履平地。

不过,这个操作极其危险。曹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并不担心。原因无他,当时正是寒冬腊月,赤壁地区几乎天天刮西北风。

在这种情况下放一把火,火借风势,只会烧掉联军的船,而不会烧到曹操的船只。因此,想要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好在东风很快就来了。天气预报在现代是锦上添花,但在赤壁之战中,却是左右天下局势的重要一环。孙刘联军中应该有这样一位能人。

此人姓甚名谁,至今未可知,但正是他对风向的判断,改变了整个天下。

刮东南风之前,周瑜先让黄盖发去一封“跳槽申请书”。黄盖声称自己要降曹。在主降派充斥朝堂的吴国,有人要投曹,这根本不是新鲜事。

曹操没有怀疑。当黄盖率着装满柴草和火油的船冲向曹营时,整个中国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当时刮的刚好是东风,曹军的战船迅速燃烧。

这把火烧掉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可能,也为刘备和孙权烧出了胜利的曙光。

赤壁之战,是多少人的英雄梦。那时,孔明未老,公瑾风流,羽扇纶巾。刘备运筹帷幄,孙权坐断江东,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江东英雄儿郎据险死守,不战赤壁,何谈三国鼎立?

火攻过后,曹军败局已定。为防止自己的粮草辎重落入敌人之手,曹操率先下令火烧物资,随后撤军,一路走华容道,逃回北方。此后,刘备与孙权瓜分荆州,天下三分的局面就此形成。

【一代法家之圣,为何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历史#小知识#商鞅变法】

他是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也是变法的先驱者,但同时又是史家口中的千古罪人。

他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直接让秦国崛起,奋六世之余烈,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他的生平着作被称为“天下第一禁书”。

他因此青云直上,位极人臣,也因此被五马分尸,满门诛杀。

他就是法家之圣——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