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明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出合适的改种稻谷的人家,并且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再弄出点儿东西来就更好了。
你们刚才有没有注意听郑大人说的,阳石县为了防沙治沙套种的苜蓿,竟然全都卖出去了,这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啊。
粮食的收成比往年足足提升了三成不说,还有额外的收入,阳石县的百姓今年能过一个富裕年。”
许茂林托着下巴,思索着,“你说的不错,听你这么说,我越发觉得要想法子把华沂县内的苹果都好好种,再想法子卖一个好价。”
董润安同样没闲着,山平县除了板栗外,还有什么比较多?
思来想去好像就板栗比较多,怎么样才能将板栗的价格提上去?
陈晨见两人都陷入了沉思,没再打扰两人,自个儿也琢磨起来。
东水县的大枣不错,可惜山地太少,种不了多少枣树。
只是,东水县现在种的枣树结的枣子个头有些小,味道虽然不错,但是比其他地方的大枣还是小了些。
陈晨琢磨着回去就去县里找找有没有种枣的能手,或者去别处买些好的枣树苗,把荒地都开垦出来。
只是这样一来,得费不少的人力,百姓们怕是不会同意。
通判大人才征了不少人去安定、西平两县修筑城墙,人好不容易回来,自己又要让他们去开垦荒地,百姓们非把他这个县令骂个狗血淋头不可。
思索着,陈晨把刚才的想法,写在了最后,至于明年是否能落实,得具体看情况,现下不能盖棺定论。
一时之间,陈晨、许茂林、董润安三人都安静地写着明年的规划,屋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唰唰唰的毛笔与宣纸摩擦的声响。
另外一边,郑川、袁思伟、刘嘉三人也凑到了一块儿。
袁思伟开门见山,直接问郑川,“郑老弟,通判大人让我们写明年的打算,你有什么想法?”
郑川看向稍微没那么熟的刘嘉,“刘老弟,我暂时还没有好的想法,你有想法了吗?”
刘嘉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看了看郑川,又看了看袁思伟,“那我先顺便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