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西宫夏府请罪

毕竟,您怎么可能管得住自己那位固执己见的老爹呢?”

潘凤听到这番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温暖的热流,如春日里和煦的阳光般洒遍全身。

她满怀感激之情,缓缓地将视线转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然而,就在这时,当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老三——夏三少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宛如一座雕塑般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潘凤心里清楚得很,想当年,她和这位夏三少之间曾有过那么一段纯真而羞涩的感情经历。

那时的他们青春年少、情窦初开,彼此的心紧紧相连,仿佛整个世界都只为对方而存在。

可时过境迁,如今的他们早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那份青涩的爱恋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渐渐消逝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即便情况如此艰难,潘凤仍然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恐惧和不安都吸入腹中。

在心底深处,她默默地给自己打着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勇敢面对。

终于,她积攒起足够的勇气,缓缓张开嘴唇,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开口问道:“老三,事到如今,你……还能够原谅我吗?”

说罢,她侧身一步,将身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弟弟潘仁美拉到身前。

只见潘仁美的脸上满是愧疚之色,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前方。

潘凤咬了咬牙,继续说道:“今日,我特意带着我的弟弟潘仁美前来贵府向你们夏家请罪!希望我们的诚意能得到您的谅解。”

此时,潘凤那原本就有些颤抖的声音变得更加明显起来,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期待以及深深的不安。

而站在一旁的夏三少听到这番话后,身躯猛地一颤,脸上流露出些许惊讶之色,显然没有预料到会突然提及这样的人物。

他那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惊愕,脑海中犹如闪电划过夜空般,瞬间浮现出历史书上所详细记载的那些关于潘仁美和秦桧的种种不堪入目的劣迹斑斑之事。

一时间,这些画面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来,令他的心头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寒意。

想到此处,夏三少不禁对眼前这两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人物心生警惕之意。

尽管此刻他们尚未展露出明显的恶意,但那些史书上的记载却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了他的心间。

然而,出于基本的礼貌和修养,夏三少强自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缓缓转头朝着潘仁美所在的方向望去。

他目光犀利如剑,仿佛要透过那张看似无害的面容看穿其内心深处隐藏着的阴谋诡计。

就这样,仅仅一眼,夏三少便已将潘仁美的模样深深地烙印在了自己的记忆之中,以防日后有所疏忽。

众所周知,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潘仁美乃是那个臭名昭着、陷害忠良杨家将的罪魁祸首!

他用尽各种阴险狡诈之手段,布下重重陷阱,使得杨家一门忠烈遭受不白之冤,令人扼腕叹息。

此时此刻,这位潘仁美虽然外表看上去还未完全显露出其恶毒狠辣的本性,甚至可以说眉宇之间仍有几分清秀之气,但夏三少深知,绝不能被这种表象所迷惑。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人必定会逐渐暴露出其真实面目,成为一个危害大宋江山社稷的大奸大恶之人。

再看向另一边,那位被斩杀的潘丞相的学生——秦风,其儿子正是秦桧。

如今的秦桧尚处于年幼之时,或许还未曾沾染太多世间的丑恶与黑暗。

但夏三少心里明白,有其父必有其子,且秦桧长大后定会继承其父的奸诈狡猾,成为又一个搅乱风云的乱世奸臣。

想到这里,夏三少暗暗握紧了拳头,在心中告诫自己:“日后定要对这二人多加留意,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

就在这时,夏三少终于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他轻轻甩了甩头,努力让自己恢复冷静,然后开始思考该如何回应潘凤刚刚所说的话语……

他刚开口说道:“潘凤你言重了,这是……”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差点说出不该说的话,于是连忙改口道:“娘娘言重了,这个事情我已经了解了,这些和你无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潘凤静静地站在原地,聆听着那一番话语,宛如一阵清风拂过心头,却掀起了层层涟漪。她的心情瞬间变得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万般滋味涌上心间。

那其中有着一种如释重负的释然感,仿佛一直压在心底的巨石终于被挪开;还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然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它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缠绕住她的心,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深知,即便自己搜肠刮肚地去解释,也绝不可能将那段过往从夏三少的记忆深处彻底抹去。

那些曾经犯下的错误和造成的伤害,已然如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

可尽管如此,潘凤依然满怀感激地望向夏三少,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他宽容大度的深深谢意。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默默观察的老夫人敏锐地察觉到了潘凤的尴尬与不安。

她轻轻地开口说道:“孩子啊,要不就留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吧?大家也好热闹热闹。”

潘凤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动,一丝渴望悄然升起。

能够与这些人一同用餐,共享片刻温馨时光,这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然而,仅仅一瞬间之后,她便缓缓地摇了摇头,婉拒道:“多谢老夫人您的好意,只是我还需要赶紧将弟弟潘仁美送回家去,而且宫中还有诸多事务等着我处理,实在不便久留。”

说罢,只见她动作优雅地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标准而又不失端庄的礼后,缓缓转过身去,似乎每一步都带着万般的不舍。

就在她即将离去之时,那娇柔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再次投向了夏三少,其中蕴含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一直坐在堂上的老夫人自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心中跟明镜似的,立刻明白了潘凤的心思。

于是,老夫人转头看向夏三少,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地说道:“老三啊,你去送送娘娘吧。”

夏三少听到母亲的吩咐,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微微颔首,表示应承道:“好的娘,孩儿谨遵您的旨意。”

说完,他礼貌地向潘凤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与潘凤一同迈出了夏府的大门。

从夏府出来之后,两人并肩而行,但一路之上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压抑。

周围的街道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可他们仿佛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般,对周遭的喧嚣充耳不闻。

就这样默默地走着,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条幽静偏僻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