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卯友家、再接着胡关家先后请客。
艾书和几个老师也转圈同吃了几天。
秋季学期开学,初中班,余下的23个学生整整齐齐地到了。特别是那个家访、做工作28次的郭荣准时来报名。这下可以放心教学了。
新学年,新问题也来了,报名学生212人,也是峰沟公社小学历史上第一次跨过200人大关。
新的问题:一是来了6名十五至十七岁从未上过学、新来发蒙的大姑娘,报名老师来请示:”收不收?如收了摆在一年级,学生年龄差别太大,怎么办?“艾书把这些大姑娘叫来问话:”为什么现在才想读书?“姑娘们只是笑。经几次追问,一个大方点姑娘才指着一位姑娘说:”她对象参军去了,写信回来要找人念,找人写回信,特别不好,不方便。”那姑娘便指着另几位说:“她们都对象现在有的要读高中去了,有的在读初中,如果今后升学或参军,同样的也是来信请人读,回信请人写,悄悄话都说不上一句。”
艾书听了,觉得这几人真的想读书,遂把烟头一甩:“收了,先把你们放在二年级,读好了,可以提前升级、跳级。”几个姑娘高兴至极,哈哈大笑:“感谢、感谢,一定努力、努力!”
难题之二:没有桌凳。艾书找到公社国秘书要找几个人来修理原损坏、闲置的烂桌凳,但无钱。国秘书说:“好办。把全公社懂木工的四类分子喊来加班加点的修,我一个给他们供应一、二十斤粮食,也算是给他们点报酬。因为去年以来,他们的义务工做得太多了。”
新学年,中二,艾书还是继续教政文史地,钟成仍教数理化。
课程进行到诗歌单元。艾书找了一些资料,准备结合课文介绍一些诗词入门知识。
艾书安排:“同学们,明天要上毛主席写的七绝《为女兵题照》预习时找出每一句的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上课时,艾书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的请举手。”他边数边说:“1、2、3、4、5,……全部都预习过了。”“看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特点的请举手。”“一二三四五.....十六个。”“放下手,谁先说?”
还是像往常一样,艾忠和宁发先抢着发言:“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