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带球跑的艰难生活

因而愈发同情起这个坚强的小师妹。

施瑞不是开善堂的,他不能永远给凌桑开绿灯。等产假休完,她按规定必须回去上班。

不过为了让凌桑继续心安理得接受自己的帮助,他认了凌阅川做干儿子。

凌阅川是施瑞从胚胎就看着长大的孩子,对他可以说比亲儿子还亲(如果他有的话)。

甚至,因为他作为院长,是医院里最闲的人。

反而比凌桑这个亲妈照顾孩子时间更长,更细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在医院里被折磨,又或者性格随根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阅川做什么事都很小心谨慎。

就连下个台阶也是慢慢的稳稳当当的。

整个一副很好欺负的样子。

凌桑怕他真的懦弱,给他起了个小名叫「兑三」。

意思是——“欺负我?没门儿!我很横的”!

“兑三,妈妈是不是说过,老师留的作业你做完了要拿给妈妈检查?”

凌桑早上起来看手机,儿子班主任又发微信指责她不给孩子签字,不关心孩子……

“我忘了。”儿子一边吃早饭一边无所谓地回应。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惯例,每天都是一样,不用我每次提醒吧?

况且以前我提醒你你也会忘。

不想看你抱歉的样子,就怪我不提醒你吧。”

哎呦,怎么这么贴心啊!

趁着还没画口红,凌桑跑过去亲亲他:

“以后每天妈妈都给你检查作业,前提是你得带回来。”

以前上幼儿园,很多作业都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

目的是增进亲子关系,所以凌阅川会规规矩矩带回来。

上了小学,作业都是考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跟家长基本没什么关系。

为了减轻书包重量,他常常在学校就把作业都做完,根本不带回来。

这孩子智商随了爹妈。

从小又跟着凌桑和施瑞在医院待着。

别人看《巴巴爸爸》的年纪,他却把院长办公室里各种专业的、没用的、成功学、经济学书都当绘本看。

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内容,对他而言基本上没有学的必要。

他知识储备已经超过太多了。

施瑞和凌桑都认为心智的成长在童年阶段更重要。

跟同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的这个经历,比成绩更有意义,也更容易心智健全。

所以学校提了几次跳级,她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