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四丫不禁感叹道:“这里跟咱们村子真得不一样啊!”
可在常巧之看来,城里有城里的便捷,但乡下也有乡下的安逸,没必要羡慕谁的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街上人来人往,挑担叫卖的货郎不少,有卖胭脂水粉、冰糖葫芦等等,都是趁着年前商业旺季赚一波快钱来的。
“吃不吃冰糖葫芦?”虽然常巧之已经过了贪吃的年纪,但哪个小孩子不喜欢甜食呢。
三丫担心家里银钱不够,谨慎道:“多少钱一串啊,我听别人说过,那玩意太酸不中吃。”
不过是一串三文钱的小零食,竟连啥味道都不知道,常巧之牵着骡子快步走上前,直接掏钱买下,要不是怕她们吃坏了牙,那个插葫芦的草棍她都想要。
“这回出来没人拘着你们,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尽管说!”常巧之打算今天就把年货备齐了,然后过完元宵节后再出远门。
三丫、四丫兴奋极了,两人沿着街,把每样小零食都买了些尝一尝。
遇到格外美味的食物,三丫非但不开心,反而一脸苦大仇深,“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后吃不到了咋办啊。”
常巧之探头一看,不过就是黄豆面裹着糍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想吃的话买些糯米自己磨就成。”
三丫好奇地问道:“啥是糯米啊?”
“就是咱们村里的江米,你昨天不是还吃了江米条?就是那玩意蒸熟了做的。”
有些东西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并不完全相同,常巧之一路给她们做着解释,待看到有人摆摊卖对联、字画的,便想起来年前该送些节礼。
于是她挤到摊位前,见摊主是一位穿着长衫的文人,想来是位落第的秀才。
绳上挂着不少的对联和画都在随风猎猎飘动,其中一幅虎啸山林的画还挺生动威猛的,常巧之便打算买下送给裘有德,正好可以挂在中堂,希望他来年能多收几张好皮子。
至于回春堂的布局,就不适合挂画了,倒是可以找一副好对联送他。
只是秀才写的对联大部分都是百姓喜欢的富贵发财之类的内容,这要是贴在药铺门前,怕是会挨揍,谁家好人没事会去看病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巧之待前面的人走了,便急问道:“先生,能不能帮我写一副对子?”
“承惠五钱银子,先给钱!”
常巧之瞪的眼珠子都圆了,“怎地如此贵?不能便宜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