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阿登血战

“德军正在逼近,就如他们在边境所做的一样,他们将不惜一切,踏平我们,歼灭我们在比利时的军队。”

“......”

“若我们无法阻挡他们,伟大的法兰西将再一次被那些日耳曼匈奴的野蛮杂种践踏!”

当然,阻挡德军并非易事。

普鲁士军官团的卓越战术早已在整个欧洲享有盛名,并且无可否认的是,此时德军的战争技术与装备也在法军之上。

但身为军人,总有一些战场,是即便身处劣势,也绝不能退却的。

“我的职责,我们的职责,就是尽一切可能坚守阵地!因此,法兰西的儿女们,做好迎战的准备吧!他们,休想越过!”

“Ils Ne Passeront Pas!(誓死坚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Vive la France!Vive la Nation!(法兰西万岁!国家万岁!)”

第二十军团的将领与参谋齐声高呼,向福煦行以庄重的军礼。

不久之后,在阿登森林深处,一场誓死阻击与决绝突进的血战正式打响——法军誓要阻止德军前进,而德军则势在必得。

......

——轰!轰隆!!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不要停止进攻!如果我们在这里后退,祖国和人民就会陷入危险。就把今天当作最后一日,直到敌人精疲力尽倒下之前,不要停下倾泻子弹和炮弹!”

1913年7月22日。

寂静的阿登森林早已不复往日的宁静,如今已化作人类意志正面碰撞的地狱战场。

四面八方炮声震天,机枪特有的刺耳枪响不断回荡。士兵们在这片激起人类本能恐惧的黑暗森林中,鲜血横飞,哀嚎遍野,接连倒下。

“法兰西的儿女们!祖国的命运就扛在我们的肩上!即便被敌人的炮火撕裂身体,即便被敌人的枪刺剖开内脏,也绝不后退!绝不能让敌人越过这里!”

“他们,绝不能通过——!!”

在福煦宛若呕血般的怒吼下,法军毫不退缩,扳动扳机,投掷手雷,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击退。

当然,德军也不甘示弱,携轻机枪猛攻法军战壕。但与国境线的法军不同,福煦指挥的部队并没有轻易退缩。

“攻势比预想的还要迟缓。”

面对坚固的法军防线,率领德军第四集团军,与福煦麾下第二十军团正面交战的第三集团军司令马克斯·冯·豪森(Max Clemens Lothar von Hausen)皱起眉头,低声嘀咕。

当然,他也有苦衷。

阿登森林这片可怖的环境已经足够棘手,再加上这里丛林茂密,难以看清天空,这让德意志帝国引以为傲的空军优势无从施展,大规模的炮兵火力支援亦难以奏效。

反观法军,他们调来了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化野战炮——本国研制的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对着冲锋而来的德军疯狂倾泻炮弹。

虽说M1897野战炮因仰角较低,难以直接攻击敌军战壕,但在这种曲射炮难以发挥作用的森林战场上,对付冲锋而来的德军却异常有效。

“埃纳河方向的战况如何?”

“看起来进展也不顺利。”

面对豪森的询问,第三集团军参谋长马克西米利安·冯·霍恩(Maximilian Ritter von H?hn)回答道。

原本在占领色当后势如破竹的德军攻势,在埃纳(Aisne)河一线遭遇了顽强阻击。

驻守埃纳河的法军誓言绝不再让出领土,他们死守战壕,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而法兰西的年轻英雄们,更是身先士卒,奋勇作战。

“敌人也已经疲惫了!相信自己,咬紧牙关坚持住!”

“是!贝当上校!”

在这群英勇抗敌的人之中,最为耀眼的,便是赫赫有名的菲利普·贝当(Henri Philippe Benoni Omer Joseph Pétain)。

虽然在二战时期,贝当因担任维希法国的首脑,与纳粹德国合作,使他在21世纪依旧备受争议,但在一战中,他无疑是法兰西的守护者。

不同于大多数法军高级将领,贝当自年轻时起便痛斥“冲锋精神”之类的愚蠢理论。他不提倡盲目进攻,而是追求高效战斗,事实证明他的理念确实带来了胜利。

“我们也不能输!”

“前进吧,战友们!保卫法兰西!”

贝当的英勇奋战激励了前线的士兵与其他指挥官。

他们追随贝当的步伐,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冲锋陷阵。

年轻的夏尔·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呃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