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父亲跟我假装客气

这时老猪倌家的后门被人打开,老猪倌拿着木凳从屋里出来,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把木凳放平靠着墙坐下。

老猪倌做的是给母猪配种的行当,所以村里人都称他为老猪倌,至于他的真实名姓村里人反而没多少人知道。

从我八岁时搬到这边开始,老猪倌就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因为这老头没事时喜欢坐在后门跟邻居聊解放前的事,而他所说的事跟老师跟我们讲的有很大出入,甚至有些是截然相反的,所以那时我觉得这老头是个坏老头,只要他一开始跟人讲起以前的事,我都会赶紧离开,似乎生怕自己会被他的‘妖言’给蛊惑了。

如今的老猪倌精神显得颓废,背也佝偻着,苍白的头发在寒风里吹得不停地翻起。

老猪倌其实在六十年代娶过一个寡妇,寡妇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寡妇跟着老猪倌没两年寡妇就死了,老猪倌仍帮着寡妇把儿子养大成人,这儿子长大后一表人才,跟老猪倌分家过,分家后儿子恢复了他原来的石姓,小石没再顾老猪倌,在村里扬言说老猪倌的生老病死都与他无关。由于小石勤快肯干长得又一表人才,很快娶了一个既聪明又能干的媳妇,说来也奇怪,俩人结婚后第一个儿子是个聋子,第二个儿子又是个哑巴。于是村子里便有流言蜚语传出,说因为小石忘恩负义,所以老天才这样惩罚他。

村里有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到小石家说自己亲耳听到老猪倌说这是老天对没有良心人的报应。小石又跑到老猪倌的家里大吵了一顿,随后便把房子卖了,带着妻儿全家搬去市郊的西水乡了。

无论从长相还是体型,小石都很像老猪倌,开始我还以为他俩是亲生父子,后来听父亲说小石是他娘嫁过来时带过来的,我这才知道俩人没有血缘关系。

老猪倌性格倔犟的像头驴,从不服人,连对那些村干部都不拿正眼看的,平时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不求人一样大”。

这个倔犟的老头,现在应该七十多了吧,他这么大的年纪还能牵着他养的大公猪下乡给别人家的母猪配种么?

我看着老猪倌善意地笑了笑,老猪倌看着我要说啥,话没说出先咳嗽了起来。

我站起身,从兜里拿了一个红包给老猪倌,老猪倌疑惑地接过我的红包。

我问你现在还有没有在做给母猪配种的行当。

老猪倌摇头说,早没做了,已经牵不动公猪了,也追不上公猪了。

我说你没干牵猪这行当,那你吃啥。

老猪倌笑了笑说,有的吃就吃,等没的吃就把家里的农药喝了,一了百了。

我心一沉,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所谓的人道主义的社会,这些孤寡老人最后只能选择的悲惨结局?

老猪倌看似在跟我开玩笑,其实何尝不是借机在说出他的心里话。

因为我看到老猪倌说这话时脸上带有一丝决然之色。

这时母亲挑着簸萁回来,簸萁里装了不少厚皮菜,我笑着迎上去要接过扁担,母亲不让,笑着说,都走到家门口了还要你接啥。

华华听到母亲的声音,很快从屋里跑出来,欢快地叫着外婆,母亲见到华华也非常高兴,这才让我接过她的胆子,快步向华华走去,问华华这么久为啥不回来看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