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唐朝圆桌派特邀嘉宾张九龄

“先生自幼就聪慧能文,弱冠便登进士第,当上了校书郎。”

张九龄谦虚的姿态,捋了捋胡须。

“后来又通过了“道侔伊吕”这个考试,成了左拾遗。开元十一年,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后来张说不干宰相了,张九龄也跟着倒霉,被调到外地。

开元十九年,他又被召回朝廷,当了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然后又升为中书侍郎。

开元二十一年,他以中书侍郎的身份当上了宰相。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四年把张九龄升为尚书右丞相,不让他管政事了。

后来因为张九龄惹恼了唐玄宗,才去荆州做长史。”

小兕了解文学这一块也不示弱:

“张大人脑子转得快,写文章很有水平,诗也写得特别好,是盛唐早期重要的诗人。

您不知道,您的五言古诗在唐诗的发展中地位很高,影响也很大。”

小兕使了个眼神,紫岸知道他又说不上了,赶紧接过来。

“”张先生的代表作都是流传很广的名篇,还有《曲江集》20卷流传下来。小兕,你知道的,张大人在当时搞的文学活动,对推动开元诗坛的繁荣有很大帮助。”

小兕赶紧点点头:

“张大人有胆量,有远见,忠于职守,敢于直言,从不巴结权贵,敢于和坏势力作斗争,这大家都是有耳闻的。”

张九龄从未见过如此机智幽默、言辞犀利又带着一丝俏皮的年轻人,他不禁问紫岸:

“这位朋友,您的言辞机巧,不似凡人,除了王勃,倒让我想起了许多古代文人。不过,您现在是否还是唐朝的一员?”

贞小兕,一旁大大咧咧地接话:

“哦,您要问这个,我可得告诉您,他确实不是跟我穿越过来的,我这位紫岸哥哥弄得我有点糊涂了。我觉得劬攸九更像是李白,宇戦墨更像是高适,他是谁我也没弄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