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宇戦墨介绍伯乐哥舒翰

“是能打,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宇战墨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唐玄宗听了杨国忠的胡言乱语,硬是派了一个又一个使者,一个劲儿地催促哥舒翰出兵。结果,哥舒翰根本没选择的余地,硬着头皮大哭着带着部队从潼关出发!”

劬攸九听得有些着急:“没有胜算的情况直接去打叛军了?”

“是的,他带着大军从潼关出发,经过了十七里险路,南边是山,北边是黄河,周围都是叛军的埋伏。”

宇战墨叹了口气:

“哥舒翰按理说也不是什么容易上当的主,但在那天,他就觉得敌人的兵力不多,轻视了他们。结果,催军队进兵,路险队伍乱了,布阵开始混乱,叛军便趁机从高地上推石块下来,砸死了不少唐军。”

宇战墨摊了摊手,“但哥舒翰将军还是不放弃,带着田良丘冲上了北岸的山丘,准备以三万兵力隔河抗敌。按照他自己的打法,应该是准备稳扎稳打,可这叛军的阵势也不简单。”

小兕歪头问:“叛军怎么布阵的?”

“说来也有趣。”宇战墨笑了笑,“那帮叛军的阵形,乱得很。崔乾佑这边布阵,前有五人,后有十人,时而进,时而退,往前的,往后的,队伍都走不齐,搞得唐军乐不可支。

唐军一看,这阵势根本没什么威胁,放松警惕开始笑话敌人,说‘抓住敌将再会餐’,结果……”

劬攸九一愣:“这也能笑?不符合逻辑呀,前面大哭着出兵,后面这么轻敌,还能笑?结果怎么样了?”

小兕点头:“事出反常必有妖呀!”

“是啊,物之反常者为妖, 何瑞之有!”宇战墨耸耸肩。

“前线上的官兵觉得敌人阵形混乱,士气低落,不像将军想的那样,都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但谁知,叛军布得正是这种‘迷惑阵’,让唐军越来越放松警惕,直到最终陷入了致命的包围。”

劬攸九摇摇头,若有所思:“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宇战墨皱起眉头,语气变得沉重:“结果,哥舒翰虽然拼死一搏,但兵力上的差距太大,再加上那乱阵和陷阱,潼关一战,唐军最终败北,哥舒翰不得不退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那场战败给大唐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一战,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奏,叛军的气焰一时无两,后来便是全朝的风雨飘摇。”

小兕略带调皮的问:宇战墨啊,听说潼关那场战役,最后哥舒翰大败,你怎么看?

宇战墨略显无奈:唉,真是英雄末路啊。开战后,崔乾佑军的旗帜歪歪斜斜的,简直像要逃跑一样。

小兕:旗帜歪了?这不等于给自己树立了个软弱的形象吗?

宇战墨(轻笑):是的,结果唐军看到这旗帜,都松懈了,觉得叛军好像没什么威胁。你知道的,军队一松懈,马上就掉链子。叛军伏兵一杀出来,唐军的气势瞬间崩塌。

小兕:不应该呀,史书上都说哥舒翰是大哭着被催促着出战的呀。怎么可能让军队那么自信呢!哥舒翰没什么防备吗?

宇战墨若有所思:哥舒翰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败下阵来,试图通过威吓来震慑叛军。他用毛毡蒙着马车,车上画上龙和虎,还加上了金银的爪子和眼睛,想让敌人看了心里发毛。

小兕:这方法也太奇特了吧!不过,唐军士兵也有些不安分,本来是唬人的,不应该主动追击呀!

宇战墨:唐军的士兵拿着戈和箭,正准备乘机追击,结果叛军很聪明,用柴草塞住道路,顺风放火烧车,把唐军的后勤给烧得一塌糊涂。

小兕:火烧车?唐军怎么处理?

宇战墨:你也知道,当时的唐军士兵在混乱中,根本无法辨认敌友。结果自己人都打起来了,砍得死伤累累,真是乱作一团。

小兕:哎,黄河中的运粮船怎样?

宇战墨:黄河里有一百多艘运粮船,但当时唐军士兵太急了,抢着上船,船都被压沉了。有些人甚至把长矛和盾牌绑在一起,坐着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