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治与长孙无忌的“盖章哲学”论题。

于是,他故意又穿上皇帝袍,迈着高人一等的步伐走向长孙无忌舅舅的书房。

推开书房的门,长孙无忌正在桌前整理文件,见到李治进来,他笑得一脸狡诈的慈祥,显得一点也不慌张。

“陛下,怎么深夜来访了?看您面色不太好。”

“舅舅,我心情很复杂啊。”李治愁眉苦脸地坐下。

“你说我,做个皇帝,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对吧?但现在,我只感觉自己是个‘盖章机器’,什么都要我签,啥都得我拍板,实际上,啥实际情况我也不清楚,都说这不是皇上该操心的事,众爱卿都要替朕分忧,结果别出事儿,一出问题朕还得被拉去背锅,就像地震五连跳、打仗这些事,最后还得我来扛,真是烦!”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拿起茶壶,给李治倒了杯茶,“陛下,心里有火可不能憋着,喝点茶,冷静冷静。”

李治气喘吁吁地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心里稍微平静些:“我真觉得,我这‘皇帝’到底有啥意义?就让我盖个章?咱大唐皇帝很真不愿意这样子!”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陛下,你要理解,这世间的事,不是你一个人能完全掌控的。你虽然盖章、签字,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在影响着整个天下。”

李治听了,这是永徽兕所说的洗脑开始了,“所以说,舅舅,你是说,咱的玉玺不单是个‘签章工具’,它还有更大的意义?”

“没错。”长孙无忌微笑,“玉玺是皇帝的象征,你得把它当作决策的标志,而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小物。你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这几张纸上的签名,而是在于你能用这份权力做出正确的决策。”

李治顺藤摸瓜,灵光一闪:“舅舅你是说,做一个决策者,而不是盖章员!?”

长孙无忌笑了:“正是如此,陛下,凡事不必过度拘泥形式,而是要看到背后的大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见李治的眉头逐渐舒展,长孙无忌继续说,“所以啊,陛下只要看清楚全局,便能心胸宽广,做出明智的决策,剩下的交给臣子们去执行,岂不美哉?”

李治扬了扬下巴,眼中闪烁着一丝试探:“好!那朕就开始改改,‘盖章’的活,交给其他人,‘决策’的活,我来做!”

这位“老江湖”舅舅心中一紧,面不露色。

“舅舅啊,听说你最近管的那地方太有人情味儿了?!!”皇帝哥哥凑合过去,坐在长孙无忌面前,半开玩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