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瑶凯旋而归,京城一片欢腾。然而,在这荣耀的时刻,他的脑海中却突然浮现出《资治通鉴》的画面。
司马光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摇着毒舌,痛心疾首地痛骂道:“智伯瑶才有余而德不足,故亡。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智伯瑶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惊得冷汗直冒,他深知自己过去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经过这番警示,他决定痛改前非,吸取教训,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回到府中,智伯瑶闭门沉思数日。他意识到,要想真正巩固自己和晋国的地位,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和权谋,还需从根本上提升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智伯瑶召集了众多谋士和能臣,共同商讨发展之策。
智伯瑶说道:“诸位,如今我们要谋求新的发展,大家有何良策?”
一位谋士拱手道:“大人,不如发展畜牧,牛羊可提供肉食与皮毛。”
另一位大臣反驳道:“不妥,畜牧风险大,且占地广。”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智伯瑶决定以先抓高产产业为主,大力推广村前村后种高产柿子和梨子。
他提出“庭院经济,防止饥荒”的八字方针,并亲自下到乡间,向百姓宣传这一方针的好处。
“乡亲们,咱们要多种柿子和梨子,既能自家享用,又能拿去卖钱。遇到灾年,也不怕没吃的!”智伯瑶站在田埂上,大声说道。
百姓们面面相觑,心中仍有疑虑。
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大人,这新法子咱没试过,能行吗?”
智伯瑶耐心解释道:“老人家,您放心。咱们选的都是高产的品种,只要用心栽种,定有好收成。”
老者又问:“那要是种不好,颗粒无收可咋办?”
智伯瑶回答道:“我会派专人来指导大家,保证让大家学会种植的技巧。”
为了让百姓们信服,智伯瑶还亲自示范栽种,手把手地教百姓们如何施肥、浇水、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