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做人还是要有些野心才行

他们也不是傻子,能跟到教授身边能学习到很多知识,将来就是能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又或者将来因为工作原因,调到其他地方去,若有一封推荐信那可比没有推荐信强太多了。

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觉得来这里是受罪,若农科院这个地方真的不好的话,那为什么要的都是拔尖的才能被分配到这里来工作,很多人只看到了,来到这里工作后,要下地,又做不完的农活,可如果来这里真的只需要付出体力的话,那为何不直接雇一些庄稼汉来种地就行了,毕竟在跟土地打交道这块,农民不是最在行吗?

领导都不是傻蛋,既然这样安然,那肯定就是有他们的用意在其中的,所以他们只坚决执行,将来政策还能亏待他们不成?

能留下来,并且跟在教授们身边的学生,不是吃苦耐劳的,就是有头脑的人,自然比普通人考虑的要广泛一些。

自然对于田承志的话,那是绝对的听从。

“原来荞麦成熟的样子是这样的话,这要是不亲眼见过,哪怕就是路过,我都以为是野草呢。”

虞小小来到荞麦地里后,她这才认真观察起来,她发现跟某些杂草挺像的,如果不是摘下来仔细鉴别,她还以为是这挂在枝条头顶的是草籽呢。

成熟的荞麦枝干呈现出褐红色,且荞麦种子是三菱形的,看着就有颗粒感,自然吃起来的口感跟大米、小麦比起来差远了。

这个年代如果不是吃不饱饭,谁又会大面积的种植荞麦呢,将荞麦当做主粮吃,据说荞麦吃起来,会卡嗓子,估计味道也就比糟糠好一点,但对于七八十年代来说,只要能填饱肚子,谁还管吃的是粗粮还是细粮,毕竟要是真没东西吃了,那草根跟树皮都会被扒来吃。

荞麦就是吃着卡嗓子,也总比草根跟树皮好吃多了,还能管饱,且按照现在的气候跟土地来说,荞麦容易种,且不管是山地还是平地都容易存活,也后期也不需要怎么伺候,一些偏远落后的山区,种的比较多。

毕竟经济落后,还远离城市,说明很多都住在大山里,山里的地不是贫瘠,就是在半山腰上又或者是在山顶上,总之在条件恶劣下,水稻跟小麦反而不适合种植,而这种情况下,就体现了粗粮的种植的优势了。

像什么红薯、洋芋、玉米、荞麦、高粱这一系列的粗粮,种在山地里存活率高,也容易有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