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喜道:“出门在外的人,哪有什么可挑剔的,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
随后,一行人进了院子。
“李义,什么来人来家里?”几人刚进院子,就见一妇人出房门来,五十岁年纪。
虽睁着眼,却用耳听,显然是瞎了眼。
不过,她虽是乡野妇人,看上去却有一种雍容华贵之感。
众人见状,心中都有些疑惑。
加上这里又是一座孤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存的。
包拯上前道:“老夫人,我们是出门做生意的商人,错过了宿头,路过宝地,借宿一晚,多有叨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妇人道:“不打紧!出门在外,没有把房子背着走的。”
随即让儿子李义去准备饭菜。
包拯笑道:“多谢老夫人盛情,我们自带了干粮,不敢劳烦。”
随后李义引几人到柴房,王朝马汉和张龙赵虎简单收拾了一下。
李义自回屋子去了。
老妇将他叫到身边,道:“李义,你悄悄去听他们说些什么,回来告诉我。”
“好的娘!”李义答应,假借送水的名义前往柴房。
只听得几人说了句“回开封府”后,便急忙返回来告诉母亲。
那老妇听到开封府三个字后,心里也油然一怔,道:“多半是了!”
“娘,是什么?”李义有些不明所以。
“你不晓得,娘有天大的冤屈要申诉,只是整个天下能替娘伸冤,除非是开封府的包青天,你且告诉我,那几个人是怎生模样。”
李义道:“为首的英俊潇洒,额头有个月牙形的疤痕。”
老妇一听,神情顿时激动起来,连连道:“是了是了。”
李义不解道:“什么是了娘,您今儿个怎么说话没头没尾。”
“别插嘴!”老妇轻声斥道,“另外几个又是怎么模样?”
李义也如实说了,另一个打扮得像书生,风度翩翩。
另一个气宇轩昂,像是会武功的。
还有四个,长得高头大马,孔武有力,腰间都佩着刀。
那老妇听后,便有八九分确定是名震天下的开封府府尹包青天了。
她迫不及待地道:“孩儿,你带娘去,娘有话要亲自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