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也微微一笑,从袖口里取出一个小小的布袋,装得满满的。
赵祯皱眉:“此乃何物?”
“水稻!”
“水稻?”赵祯云里雾里,不知包拯又弄什么玄虚。
一大清早求见,就是为了给他看水稻?
不过赵祯也知道,包拯行事,素来神秘,绝不会单纯的给他看水稻那么简单,必有用意。
“是的!”
包拯一面说,一面解开布袋,将高产水稻种子呈递在赵祯面前,“陛下请看!”
只见一粒粒饱满硕大的稻种进入到眼里,赵祯昏暗的目光陡然锃亮,震惊不已。
“包卿,你说……你说这是水稻?”
长这么大,赵祯还从未见过如此颗粒饱满的稻谷。
“是的!”包拯笑说。
赵祯激动道:“何处得来?”
“此乃臣从海外商人手中所得,据那商人称,此稻亩产可达两千斤,所以,臣便秘密派人前往,购置了一千斤。”包拯不紧不慢地解释。
反正大宋还没有开启大航海,也没法去证实真假,随便吹呗!
“亩产两……两千斤?”赵祯一扫胸中阴霾,激动得脸上的肌肉都颤抖了起来。
亩产两千斤,这怎么可能,莫不是开玩笑吧!
要知道,大宋水稻的亩产,最多也就五百斤,而且还是江南水土丰茂的良田。
若是普通水田,也就两三百斤。
眼前稻谷亩产两千斤,足足翻了五六倍七八倍,换了谁能相信。
“包卿,此言当真?”
“臣何时欺瞒过陛下?”
瞧着包拯这郑重的神情,赵祯心中已有八九分信了,眼神也变得越发明亮,激动得无以复加,仰天叹道:“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啊!”
独自激动了半点后,方拉回思绪,满脸激动地嘱咐包拯:“包卿,朕赐你百亩良田,选一个良辰吉日,尽快播种!”
民以食为天,粮食从古至今都是国家稳定的最大基础。
无论何朝何代,但凡百姓能吃饱饭,国家就不会乱,也不会灭亡。
一切战乱的根源,都是粮食问题。
如今,天赐高产水稻,在赵祯看来,这无疑就是上天对大宋的眷顾。
日后百姓都吃饱了饭,大宋有了钱,何惧辽国?
“包卿,你为大宋立下盖世功勋,朕该如何嘉奖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