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怀孕后的秀兰身体反应很大,经常感到恶心、呕吐,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李老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四处打听缓解孕吐的偏方,为秀兰熬制各种滋补的汤羹。有时候,秀兰因为身体不适发脾气,李老汉总是耐心地哄着她,从不抱怨。
李老汉心想:“秀兰为了这个家受了这么多苦,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不能让她受一点委屈。”虽然辛苦,但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和喜悦,期待着宝宝的平安降临。
第16篇:孕期波折不断,夫妻齐心应对
秀兰怀孕后,本以为能满心欢喜地等待宝宝降临,可没想到孕期的波折却一个接一个。起初,秀兰只是觉得身体容易疲惫,胃口也变得奇奇怪怪,有时候特别想吃酸的,有时候又对油腻的东西避之不及。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开始时常感到腰酸背痛,尤其是到了晚上,怎么躺都不舒服,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去医院检查的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秀兰沉重的心情。医生严肃的表情和那句“胎儿有些不稳定,需要特别注意休养”的话语,像一道惊雷在秀兰和李老汉的耳边炸响。李老汉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他紧紧握住秀兰的手,试图给她一些力量。
回到家后,李老汉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也不停歇。每天清晨,公鸡还未打鸣,他就悄悄起床,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为秀兰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有时是熬得香浓的小米粥,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有时是热气腾腾的鸡蛋羹,细腻滑嫩。等秀兰醒来,他便小心翼翼地把早餐端到床边,看着她一口一口慢慢吃下。
白天,李老汉要去田里劳作。他弯着腰,在烈日下辛勤耕种,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的秀兰。中午时分,他顾不得休息,又急匆匆地赶回家,为秀兰做午饭。下午,他再去田里继续干活,直到太阳落山。
晚上,他会打来热水,为秀兰洗脚按摩,舒缓她的疲劳。秀兰心里也很害怕,她常常在夜里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默默祈祷孩子能平安无事。但每当看到李老汉为自己忙前忙后,那关切的眼神和体贴的举动,她的心里又充满了勇气,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为了这个家,为了李老汉的付出,她必须挺过去。
第17篇:邻里关怀相助,温暖人心
村里的邻居们知道了秀兰的情况,纷纷伸出援手,让秀兰和李老汉深切感受到了邻里间的温暖和善良。
王大妈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她第一个送来自家养的肥肥的母鸡。那天清晨,王大妈拎着鸡笼,一路小跑到秀兰家。她还没进门,声音就先传了进来:“秀兰啊,我给你送只母鸡来,好好补补身子,这孕妇可不能亏了营养。”说着,她把鸡笼放在院子里,拉着秀兰的手,仔细询问她的身体状况。
李大爷也不甘落后,他扛来一筐新鲜的鸡蛋,那鸡蛋还带着母鸡的体温。李大爷把鸡蛋放在厨房的角落里,憨厚地笑着对李老汉说:“这是自家鸡下的,给秀兰多吃点,孩子才能长得壮实。”
村里的其他人家也纷纷送来各种东西,有的送来小孩的旧衣服,有的送来自己做的小鞋子,还有的送来亲手缝制的小肚兜。张婶更是几乎每天都过来陪秀兰聊天,传授她一些怀孕的经验。
“秀兰啊,怀孕的时候脚容易肿,晚上睡觉记得垫高一点。”张婶坐在秀兰床边,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细心地叮嘱着。
“生孩子的时候别害怕,咬咬牙就过去了。当年我生我家小子的时候,也是疼得死去活来,但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啥苦都忘了。”秀兰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每到傍晚,小院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邻居们会带着自家做的点心或者新鲜的水果,聚在一起,聊聊家常,给秀兰讲讲村里的趣事。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让秀兰和李老汉心里充满了感激。他们知道,在这个村子里,邻里之间的情谊比什么都珍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18篇:经济压力渐显,老汉努力劳作
随着孕期的推进,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孩子出生后的费用、秀兰的营养费,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支出,都让家里原本就不宽裕的经济状况更加捉襟见肘。李老汉看着家里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账本,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仿佛又深了几分。
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为家庭努力拼搏的决心。为了多赚些钱,李老汉每天都像是在和时间赛跑。除了种好自家的田,他还主动去帮别人家干农活。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他在田间挥汗如雨,弯着腰插秧、除草,累得直不起腰。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滴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