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当谢花村的首领时还写了几条族训,第一条:
“一入官途深似海,生死两不知,莫贪得官途荣华,需知伴君如伴虎。”
所以因为他这句话 ,村子里这么多年不仅没人想过当官,甚至没人想过读书。
当初首领的话明明是让大家不要去入朝为官,又不是让大家不要读书,而且她可是听她爹娘说了,当初首领可是教会村子里所有人识字的,所以村子里没人读书,却还是有不少人认识一些字的,温洛、温州、初荷他们就都识得一些字,只是不多而已。
读书又不一定要做官,他都教大家读书了,明明是鼓励大家战乱过后读书从商的,可是大家竟然觉得他是不希望大家读书,也不知道首领他知道后会不会气得坟头冒青烟。
第二条:“谢花村,能者居上,不得世袭之,居上者不得为贪污者。”
所以谢花村每一任村长都是由大家挑选出来,是有真才实力的人。
第三条:“和睦邻里,勿生嫌隙,勿起争端,守望相助,共保平安。”
从这些桩桩件件的事情来看,她就知道这位丞相曾经在朝中定是个百姓官,是一个真正为民为国的好人,当时的皇帝眼瞎了才把这么好的人贬职流放。
不过她从前倒没听过那条河也是那位首领提出来的,“当时他们不是闹翻了吗?那个湖这么远,里面的水能不能流到这里都不一定,怎么会愿意听他的一起开凿河道?”
郁奶奶低头沉思起来,“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说通的大家,当时谢花村的人对他信任度很高,什么都愿意听他的,至于其他两个村子,好像是他自己亲自去把他们说通的。”
“对了,奶奶,怎么咱们村里没有姓徐的人啊?”
首领就是姓徐的,叫徐君珩,【君子如珩,羽衣昱耀。】倒是人如其名。
一个这么好的人,应该也会把他的后代教导得很好才对吧,怎么她从来没听过村子里谁姓徐的,问爹娘,爹娘也不知道。
郁奶奶有些惋惜道:“那位首领妻儿都死于那场慌乱中,我曾爷爷说他后来并未再娶过妻子,不过这毕竟是首领的家事,没人敢嚼舌根,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