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叔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那也说明不了什么,他们依然只是群普通人。”
“可他们的祖辈并非都是普通人。”郁爷爷松开了手上的茶杯,无奈叹了口气,“他们的祖辈有很多是当时被贬的官员,贪污腐败的,清正廉明的都有,而当时他们刚好就赶上了那一场逃乱,他们跟着那群逃荒的灾民一同逃到了这座荒山里,在这里安居乐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黎叔没想到是这样,他的表情也迅速凝重起来。
郁爷爷看着他,“村子里一直没人读书不是因为愚昧,而是因为这是祖训,他们的祖辈留下过一句话,‘一入官途深似海,生死两不知,莫贪得官途荣华,需知伴君如伴虎’虽然已经这么多年过去,村子里也早已忘了这些话,但也早就形成了不为官不读书的观念了,这也是这三个村子里这么多年却没一人愿意花钱读书的原因,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不敢尝试,怕费了银子又一无所获。”
黎叔却更加不解,他上下盯着郁爷爷,“既是祖训,那您不是在违背您祖先的意愿?你们村子竟然没人阻止您?”
郁爷爷无所谓的耸耸肩,“我是野小子呀,我娘生我时难产死了,我爹在我五岁时也突然病死了,我爷奶嫌我晦气,把我丢了出来,我可是五岁就‘自立门户’还自个把自己从丰村的人改成谢花村的人,后来更是自个改了姓名,我哪来的祖先,哪来的祖训?”
黎叔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五,五岁?那时您连养活自己都办不到吧?您咋自立门户的?怎么把自己从丰村人改成谢花村的人的?”
郁爷爷神气的抬高了头,“这有什么难的,当时我知道谢花村的村长是个好人,我跑他面前哭诉我的情况并说要做谢花村的人,他当即就答应了,还想收留我,被我拒绝了,当时谢花村有一座坍塌的茅草屋,那就是我自立的门户,还有,谁说我养不活自己的?山里能吃的东西多得是,何须自己动手?”
黎叔越听越心惊,“谢花村村长愿意收留您,您为何要拒绝?那样您不就不用过得那样艰辛了?”
郁爷爷却是呵的一声冷笑,“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连自己的家人都靠不住,又怎敢靠外人?小黎,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的家人都是一堆极品,他们眼里只有银子,没有人情,我爹会病死,其实也是被他们压榨的,我自有记性以来,对他们的印象只有对我的打骂,还有我爹的漠不关心,所以当年的我谁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