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在县城里转了圈儿,果然,所有的物价又回到了原先的水平。
他想了想又抄近路去了淅川县。
上次他和老丈人来,进城门可是交了五文钱,这次居然不卖货的不用交了。
走了这这么半天,他找了个面摊儿,要了两大碗素面。
吃完一结账,八文钱。
“老板,我前两天来还十二文呢,这价格咋变动这么大。”
老板满脸笑容的说道:“没错,前些日子不知为什么,粮食一个劲儿的涨。我们这卖吃食的,自然也只能跟着涨。说来也怪,前两天居然又落了回来,那我们就又降回了原价。”
石头问道:“老板见的人多,知道是为什么吗?”
面摊儿老板笑了笑说道:“我每天见的人是不少,可若让我说,我还真说不上来,往年也有粮价不稳的时候,不过现在正是收夏粮的时候,粮价自然就稳定了。今年又没赶上灾荒,哪儿能一直这么高。”
每年粮食都有起伏,不过并不大。
“我前些日子来,县城里好像人心慌慌的,还有很多街上巡查的,听说还增加了许多税。”
“没错儿,闹腾了近一个月,听人说是有几个人故意使坏,让县太爷打了板子,又恢复以前的规矩了。”
石头听后摇摇头,把罪名推在几个混混身上,事情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吃饱了肚子,石头直奔粮店。
果然,价钱又降了下来。
看来,上头的人已经把局布好,就等着收割他们这些老百姓了。
县城里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这点事儿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石头心里装着事儿,心思变沉重起来,而在家的喜鹊确实过得挺开心。
石头走的第二天,喜鹊拉着小毛驴儿在山脚,让它自己吃嫩草,而她则是在附近掐野菜。
小灰也跟在旁边,时不时在喜鹊脚底转一圈儿,又不自觉的冲着小毛驴儿汪汪的叫两声。
喜鹊从早上就出来,新鲜的野菜挖了半背篓,这时就见翠嫂子抱着儿子狗蛋儿过来了。
“喜鹊,要是没菜了就去我那儿拿,我那菜园子里还不少呢,我还晒了些干菜。”
“不用了嫂子,上次给拿的还有呢,反正我也是要放它,顺手掐一些新鲜的。”
小灰颠儿颠儿的跑过来,奶声奶气的汪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