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较量和谋划之路

纷纷同沈暮云和陆明州等人道谢。

因为一饭之恩,即便山路难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也还是互相鼓励着返回了家乡。

淮州上林村,家家闭门,不见人影。

门口站着跑不动的老妇,手杵着拐杖,纳闷地看着返回的村民。

“儿子,你怎么又回来了?”

“娘,儿子不能看着您饿死,我们必须去问问淮州县令,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妇急忙拉住儿子:“你千万别惹事,听娘的话。”

县令代表着朝廷,他们要是因为闹饥荒,得罪了官员。

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娘,要是没有那位夫人给的面饼,儿子估计路上就饿死了。”

那男子拉着老妇的手,伸手擦着老妇的眼泪。

哪怕是饿死,他也要跟着母亲一起。

沈暮云一进淮州地界,就四下查看。

意外发现,淮州地势还行。

虽然临山,但也有梯田。

只是这里连续干旱,蝗虫爆发,导致今年庄稼颗粒无收。

朝廷如果不送救济粮下来,估计淮州难以坚持下来。

他们这些小门小户,要么背井离乡,要么在此地活活饿死。

如此状况,淮州县令却没走。

要是家里没有足够的粮食,沈暮云绝不相信。

“夫人,咱们何时去找淮州县令?”

“今晚。”沈暮云望向冯里正,“我怀疑他是淮州县令的人,咱们必须看好他。”

“这……”

“放心,只是关几日,又不杀人。”

为了让所有的村民安心,陆明州也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若是淮州县令果真清白,我们必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沈暮云会心一笑:“如果要离家谋生路,我们可以签借条,给予足够的粮食和钱财。

如果要在家园谋生,我们可签订契约,提供种子和先进的技术。”

大家听得云里雾里。

却不知,沈暮云和陆明州的盘算。

他们不仅要让逃荒灾民得知东昭国皇帝的不良居心。

更要把淮州的居民变成他们自己的人。

毕竟,东昭国的淮州,也是他们未来新朝的领土。

收买人心,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