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宝具对作物生长的正向作用,叶清猜测,宝具应该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数量。
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叶清严格按照控制变量法,对每一个植物进行培养,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观察和记录上,原本已经变得相对丰富的饮食结构,也被简单的浆果,和容易获取的肉类代替。
普通工具栽种的植物,除了比宝具栽种的长得慢,也更容易造虫、病害。
那几株常规栽种的月星花,只有一半顺利的开出花朵,其余的,都早早的蔫巴了。
反观宝具栽种、浇水的月星花,似乎是突破了物质守恒一样,每一棵种子都开出了花朵,甚至花盘更大,花叶更挺。
同样的优势,出现在了稻谷的身上。
作为野生稻种的苦稻,本身矮小低伏,穗粒干瘪。
可叶清种出来的,个个挺拔傲立,稻穗上满满的全是谷子,和之前的母本看上去几乎不是一个品种。
宝具幻化成镰刀,叶清仔细地收割、拍打脱粒,又用观星竹编制了晒谷子的席子,趁着阳光正好,准备好好晾晒一番。
产出比很高,但奈何原本的种子数量很少,所以总的产量也不大。
留出一部分作为口粮,剩下的,叶清准备全部再次播种下去。
剩下的种子差不多刚好能种满一亩地,毕竟得给作物留出生长空间,在宝具的加持下,稻谷生长周期短的吓人,这次的种子质量也更好,估计这次种完收获后,就不缺大米吃了。
翻土、浇灌,栽种,宝具在锄头和喷壶两种形态间不断切换,耕种完整整一亩地,叶清也放下工具长出了一口气。
按照目前的经验,宝具栽种的作物,子代似乎会变得更加优良,如果一直这么重复下去,很难想象苦稻会进化成什么品种。
抱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叶清把目光投向了还未翻整的其他土地,大米也种了,不种点菜,是不是说不过去?
于是乎,叶清自然而然地触发了新任务:收集作物种子。
森林里,一道人影慢慢走着,时不时停下来采集路边的野花野草,拿着书本反复对照,甚至放进口中咀嚼,乍一看颇有些植物学家的风范。
作物不需要太多打理,也有了稳定的碳水来源,不用再像之前一样,每天猎取那么多的肉类了。
叶清便把心思放在了解锁图鉴,收集更多能够种植的作物上。
口感类似黄瓜的蛇鳞瓜,能够作为绿叶菜的翡翠叶,还有像番茄一样的神秘果。
最重要的是,还收集到了能作为香料的集中作物,和特性类似辣椒的火焰花果实。
烹调的可能性瞬间变得丰富了起来。
开垦了新的土地,叶清顾不得满头大汗,兴致勃勃地将这些种子一一播种下去,一边种,嘴里还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