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像是说书似的慢条斯理讲述着这个典故,还加上了不少细节描述和心理描述,跟戏折子似的,却又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以至于华妃和颂芝都听入迷了。

“后续对宋朝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在当下至少那些将领都得到了善终。”

弘历说完故事,突兀的话锋一转,“儿臣听闻皇阿玛感念年大将军劳苦功高,特赐下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和黄金千两,可以说是优渥至极。”

“确实,皇上一向重视哥哥,哥哥立下大功,自然是要给予赏赐的。”

年世兰回答的极为骄傲,弘历淡然一笑,继续说道:“年大将军如同战国四大名将白起一般英勇,屡战屡胜,儿臣自然是佩服的。如今西北大捷,年大将军可以说是封无可封。儿臣一时都想不到,之后大将军再立功,皇阿玛该怎么封赏他了。”

年世兰微微蹙眉,若有所思。

这时,弘历起身告辞,“时候也不早了,儿臣还要回去温书,就不打扰华娘娘了。”

“这便要走了?”

还没想明白的年世兰一听闻弘历要走了,不舍的起身,其他什么也想不到了。

弘历歉意一笑,“儿臣虽小,但到底是男子,天色渐晚,不好在后宫多待。娘娘一片慈母心肠,儿臣感念在心,日后若有空闲,定然常常来给娘娘请安。”

年世兰连连点头,“好,日后你常来,这翊坤宫的大门总是为你敞开的。”

“多谢娘娘,”弘历冲着年世兰鞠躬行礼,起身离开前,像是突然想到什么,疑惑的问:“对了,娘娘不是温宜妹妹的养母吗?怎么不见温宜妹妹?”

年世兰一愣,一旁的颂芝找补道:“娘娘心慈,不愿意见温宜公主与生母长久分离,所以目前让襄嫔养着公主呢。”

弘历恍然大悟,感叹道:“娘娘慈爱,想来襄嫔娘娘也非常感念娘娘的用心吧。”

“弘历告退了,娘娘不必相送了。”

“你慢些走,周宁海,你送四阿哥回去。”

“多谢娘娘。”

最后和年世兰告别,弘历离开了翊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