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望之微叹了口气,从锦瑟手中接过食篮道:“你快些回去上叫春心给你上点膏药,我这眼瞧着也快入场,你无需跟着了。”她一面说着,一面便推着锦瑟离开。
锦瑟知道拗不过她,便又多叮嘱了几句,这才转身离去。
顾望之的号巷排在后面,自然进得也就旁人慢些,待看到几个相熟识之人都进了贡院后,心中也不免开始有些紧张起来。
她是经历过高考的,不可谓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按理说心态应该比旁人平稳些。可这会试不比乡试,不论是题量还是难度都要大上许多,又是连考三日,就算是她也难免有些没把握。
等顾望之入场的时候已然最后几批,她抬头望着贡院的大门五间,中间三门上有横匾,中门题着“天开文运”,东门上是“明经取士”,西门有“为国求贤”。
三道门走过去,又绕了好几条胡同,终于到了他们所在的号舍。
前朝修缮过一次,倒是显得没那麽陈旧,里面的桌椅显然也是头天就派人清扫过的,半点落灰也没有。
顾望之上下打量了一番,正对着东面,阳光也好,就是到了下午可能会暗些,点了灯想来也不打紧。
她缓缓入了座,这头一天考的明经是她最擅长的一门,故而她也不担心,将用品一一摆放整齐后便开始耐心等待发卷。
不过半炷香的时间考卷便传了过来,顾望之定下心神细细将试卷翻阅了一遍,都是一些她熟识的内容,她在心中把答案都默了个大致后,便蘸了蘸墨水,提笔开始行云流水一般地写题。
四书五经她早就滚烂于心,这考的内容虽多,但于顾望之而言不过是多费些笔墨功夫,却也不难,毕竟她乡试的时候明经一课可是近乎满分。
到了晌午有人来给各个考生送了饭菜,伙食不算太好,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和一碗热汤。她早上吃得顶,故而只匆匆咽了一个馒头,又灌了一碗热汤入腹暖和些身子便不再吃了,提起笔又赶紧开始答题。
顾望之答完已然快近黄昏,她甩了甩酸麻的胳膊,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待到考官收卷方才长舒了口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