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凝视着眼前的武照,目光中满溢着信任与依恋之情。只见他轻柔地伸出双臂,将武照缓缓揽入怀中,柔声低语道:“爱妃呀,有你伴在朕的身侧,朕的心呐,顿时就安稳踏实了不少呢。甭管前方道路何等崎岖坎坷,朕坚信,只要咱俩齐心协力、并肩同行,必定能够战胜所有艰难险阻。”
自那以后,李治就严格依照跟武照共同谋划好的计谋行事,不动声色地展开一系列秘密举动。在金銮殿的朝堂之上,他一如既往地面露谦逊之色,对待长孙无忌等一干权臣仍旧礼数周全、毕恭毕敬,对于这些人所提出的种种建议,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颔首表示赞同,未曾流露出半分异样神色,令得他们全然无法觉察到其内心深处潜藏着的真正图谋。
不过,每当退朝之后回到寝宫或是其他私密场所,李治便会悄然启动另一番动作——开始用心留意起朝中那些崭露头角的年轻官员来。
某一天清晨,例行的早朝刚刚落下帷幕,群臣鱼贯而出之时,李治竟出人意料地单独点名留住了一名唤作刘仁轨的青年官吏。这刘仁轨虽然身世平凡、出身寒微,但却天赋异禀、才识过人,尤其在处置各类繁杂政务之际更是游刃有余,屡屡展露出超乎常人的卓越才能以及独树一帜的精辟见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治与刘仁轨两人促膝长谈了很长时间,期间相谈甚欢。通过此番深入交流,李治惊喜地发觉这位年轻人不单对朝廷赤胆忠心、毫无二心,并且针对当前朝堂之上存在的众多积弊痼疾均有着入木三分的精准洞悉,这无疑让李治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心欢喜。
李治面带微笑,眼神平静如水,他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刘爱卿啊,对于近期这几项政务,不知你可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让在场之人都能够听清。
刘仁轨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明白了皇上此举乃是有意考较于他。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拱手施礼道:“回陛下,微臣对此确有些许浅见。就拿这第一项政务来说……”接着,他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起自己的观点来。其言辞恳切真挚,条理更是清晰分明,将每一个问题都剖析得入木三分。
李治始终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时闪过一丝赞赏之意。待刘仁轨说完之后,他沉默片刻,方才微微点了点头,缓声道:“嗯,刘爱卿,你之所言甚是有理。朕一直期盼着朝中能多些如你这般见识卓绝、忠直敢谏之臣为朝廷尽心尽力呐。”说罢,他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刘仁轨平身。
刘仁轨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阵激荡。他万万没想到皇上竟会对自己的见解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肯定,当下激动得浑身颤抖起来。只见他快步上前,双膝跪地,叩头谢恩道:“陛下如此厚爱信任微臣,微臣实在感激涕零!此生此世,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言语之中充满了无尽的忠诚与决绝。
李治面带微笑,亲自伸出双手将他轻轻扶起,眼中满含关切之意,缓声道:“快快起身吧!”待其站稳之后,李治又不放心地再次叮嘱了几句,这才挥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刘仁轨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转身离去。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李治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此人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确实是一个值得悉心栽培的好苗子啊!若是能加以重用,将来必能成为国家之栋梁。想到此处,李治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而就在同一时刻,武照正身处后宫之中,有条不紊地展开着属于她的谋划布局。她心里非常清楚,虽然后宫里的那些宫女和太监们身份卑微,看似无足轻重,但实际上他们却是整个宫廷当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一群人。因此,武照经常会主动找一些宫女和太监攀谈交流,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地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不仅如此,每当遇到合适的机会,武照还会慷慨大方地赐予他们一些金银财宝或者其他珍贵的赏赐,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这些宫女和太监们都对武照感恩戴德,打心眼里尊敬这位和蔼可亲的主子。所以,平日里只要他们偶然间听闻了任何风吹草动的消息,便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赶去向武照禀报。
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武照正悠然自得地靠在软榻之上,手中翻阅着一卷古籍。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只见武照身旁的宫女绿儿神色慌张、步履匆匆地踏进了内室。
绿儿来到武照跟前,顾不得行礼便气喘吁吁地道:“娘娘,不好了!奴婢刚才偶然听到一些消息,说是那王皇后最近和宫外的家族来往甚是密切呢,看那样子好像正在密谋着什么大事啊!”说罢,绿儿的脸上露出一丝惊恐之色。
武照听了这话,原本舒展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眼神也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她放下手中的古籍,缓缓坐直身子,沉默不语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道:“绿儿,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你务必要继续暗中留意她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或者新的动静,必须马上前来禀报于我,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