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言温柔而细致地护理着刚下手术台的小天,对着小天的父母认真地叮嘱道:“低龄儿童通常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往往会通过嘴巴去探索那些新奇有趣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导致误吞或者误服之类的意外事故发生,所以今后你们要加强对小天的看管才行。”
听到这番话,小天妈妈连连点头应道:“好的,多谢桑护士的提醒,我们一定会记住的!”
她握住小天的小手,仿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他更多的安全感。
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2岁男童鹏鹏玩耍时吞下一根长3.5厘米的钢针,钢针尖锐的一端扎在肠壁上。
发展下去,钢针就可能刺破肠壁向邻近的大血管发起“攻击”引发大出血。
家长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鹏鹏手上玩的钢针不见了,可能被孩子吞了。”
沈昱川:“拍一个腹部立位片吧。”
片子显示钢针就在胃内,随后做了胃镜,发现钢针经过了十二指肠降部。
再次复查腹部立位片,结果提示钢针又发生了位移,有自行排出体外的可能。
沈昱和家长沟通,“我们决定先密切关注,采用保守方式,观察钢针的位置变化,如果能自行排除体外更好,这样就不用手术取出来了。”
家里人同意,继续观察24小时。
24小时后,沈昱川找到家长,“连续两次复查腹部立位片,钢针的位置都没有变化,这根针可能已经一头扎在肠管上了,立刻急诊手术吧。”
术中证实了,这根针锐利的一头扎在肠壁上,肠管稍微有点扩张,如果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导致穿孔,这个位置还靠近盆腔,往后正好是一个髂血管,是人体的大血管,如果继续往下出来,扎到大血管,有可能引起大出血,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手术持续了45分钟,钢针顺利取出。
6月龄至6岁为消化道异物的高发年龄段。尖锐异物、腐蚀性异物、磁性异物等属于高危异物,应引起高度重视,家长应时刻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将异物收好,让其远离孩子或者让孩子接触不到。
另一个病例是13岁男童小林因为持续腹痛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除了血象比较高,还发现在小林膀胱里有疑似针的异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昱川给他们空间,“孩子大了,你们好好聊,问清楚事情原委。”
家里人和孩子沟通,“儿子,你跟爸妈说实话。”
小林咬了咬嘴唇,似乎下定决心一般,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去年冬天那会儿,我好奇心作祟,把一根用于针灸的细针塞进了尿道里面……”
听到这里,父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从那时到现在,算算时间差不多快有一年之久了。
想到这儿,他们的脸色愈发难看,忍不住责备起小林来:“怪不得近一年的时间里,你多次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小便带有血丝,你可真能忍啊!为什么之前不肯跟我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