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油和盐又各买了两斤,现在鱼虾鸡蛋都能自足,村头天天也有肉卖,所以只买了一板豆腐,孩子们喜欢的糖葫芦买了六串。
如秀的米粮和四个空菜筐一下就占满了都大半个牛车,当着几个婶子的面,如秀多交了五文车费,别人也说不得什么。
“秀娘怎么又买了这么多米面?得花多少钱啊?卖了几筐菜没得几个钱吧?”一下买这么多总会有人好奇的。
“我们家这么多口人,粮食自然是不够吃的,分家的时候得的早就吃完了。马上就要过冬了,总得多备点熬过去不是?”
“买的也不全是米,不是还有几袋米糠吗?”
“唉,倒也是,自己种不出粮来,光是买粮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你也应该省着点。”村子里除了村长家还没有谁知道如秀要养鸡。就想着,这年头家里困难的人家,杂粮混着米糠一起吃的大有人在,也就思想直接带入了。
“哦,人家有了钱倒是大方得很,不是听说养了老寡妇全家吗?”覃寡妇挤在如秀的旁边,唯恐坐不上牛车,一上来就嘴巴带刀。
“覃寡妇现在倒是打扮得光鲜得很,好久不见也不知道在哪里发财了?”村里人确实挺久没有见着覃寡妇了,问一个寡妇到哪发财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话,大家都暗暗地笑。
“以后别寡妇寡妇的叫我,我现在可不是寡妇了。”覃寡妇昂起了头显摆地说,脸上的粉扑扑地往下掉。
“这么说是找到下家了呗,也不知道是哪家呀,什么时候请酒?我们也凑凑热闹。”反正说话又不要钱,如秀也不客气。
“有你什么事?请也轮不到你。”覃寡妇好像和如秀有仇,这火发得有点莫名其妙。
“那是最好,你以为喝酒不要随礼的?我可不想沾这个光。”这样的人如秀可不想去给她长这个脸,不屑得很。
“覃寡妇也不透露透露准备嫁去哪家呀?不会是我们认识的人家吧?”旁边的妇人刨根问底,一脸的好奇。
“到时候你们自然就知道了,等着喝喜酒就好了。”说完一脸的高傲好像斗赢的公鸡,想来应该是找到了不错的下家了。
栓子叔自然是把车停到了如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