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阳那日最后提醒程振莫要只考虑那六位洞天真人的态度,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门中洞天有六,各承法脉。门中诸多支脉,或是源自从前的洞天真人,也有源自某代元婴真人,如今都只能屈居那六位洞天之下。
然而,门中除了六位洞天,却还有一人真正左右着宗门走向,那便是常居浮游天宫的掌教真人。
这位真人自三千余年前接掌宗门后,一直锐意进取,带领溟沧派将版图扩大到了如今地步。只是,这位掌门威望太隆,近千年来很少在门中露面,对于寻常弟子而言,其已经是近乎传说中的人物了。便是程振,也是知晓有这么一位掌门,然而从不会考虑这位掌门会有什么想法。
对于绝大多数溟沧派弟子而言,只闻其名,而不见其人。这就让很多人,包括程振,考虑门中之事时基本不会考虑掌门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掌门的位置实在太过高妙,如天上日月,切实影响着他们,但又太过遥远。四代掌门大约是类似背景板的存在。
不过,李庚阳的话一下点醒了程振。十大弟子之位实则涉及宗门走向,这种事情,即便是溟沧掌门也是会关注的。
想通这一点后,程振立即就发觉到此前没有考虑的一些事情。
比如,对于角逐十大弟子的规矩,掌门是如何看待呢?更具体点,对于如今各洞天真人意图将所有位置收入囊中,掌门是否乐见其成呢?
程振此前所想,是诸位洞天真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单就出身而言,这几位有出自四代掌门门下的,也有不是出自其门下的。论修为,也当是有人功行深,有人功行浅。既然有分别,十大真传位置也不够平均分配,那其中自然也会有不同看法。
只是,程振所处位置注定他无法了解到诸位真人真正的想法。不光是他,便是那些大姓嫡传,也不可真正测度,他们大多时候也只是听命行事。
若按照常理,洞天真人的想法都难以捉摸,那高坐云端的掌门真人是何心思,那就更难以揣测了。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程振如今觉得掌门真人的想法,或许比洞天真人更容易看出一二。
无他,大势耳。
洞天真人虽已经是宗门主导者了,但是毕竟各有分属,自然各有私心。为自家牟利之事,自是要做的隐秘,难以被外人探知。而掌门则是提掣整个宗门,不能说完全没有私心,但大多决定还是着眼于全局,以宗门整体出发。
到了那等境界,虽不会轻易出言,但一定会确保自己的意图被门派贯彻执行。对于程振来说,这就是大势,是他可以依仗,可以越过洞天真人谋划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