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 夺泉(七)

所谓剑意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境界,也并非剑修独有,其他流派的修士也各有其“意”。

纵观所有气道修士,无论是五行、丹鼎、御兽、御器等等,诸般流派,修行到一定境界,术法上想要精进,非要体悟一番天地道理,继而将之融入自身术法。

这些道理,有形如日月星辰、天地山河、鸟兽鱼虫;无形若阴阳五行、七情六欲,总之便是这宇宙间的法理显化。能将之化入自身术法之中,修士方能有所精进,踏入更高境界。

这一步,倒是和法道一途入门有些相似。其实气道、法道本也无法真个完全割开,两者皆是大道显化。修士如盲人摸象,只见其一面,是以才有区别。甚至力道与其余两道也是如此关系。

再说回这剑意,对于程振来说,他相交他人实则是有个巨大优势。那便是,他乃是气法兼修,本身已经领悟有法道真意。在剑意一途,实则比别人简单了许多。

程振本也是如此认为,然而,实际操纵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他也曾试过将自己领悟的真意融入剑术中,尝试领悟剑意。但却总是无法做到,两者好似相斥的磁石,彼此根本无法融合。

程振领悟真意后,自身气道修为也跟着进步飞速。本来他还有些沾沾自喜,自以为领悟法道真意后,其他方面便可一法通万法通。现世却又给他狠狠浇了一盆冷水,让他再度认识到,他并非什么万古绝有的天才。

程振也不由反思,为何法道与自身修行之《太乙金华秘要》如此契合呢?

他觉得,这应当不是自己天赋异禀,而是太冥祖师的功劳。程振修行的《太乙金华秘要》发祥自《宝金云箓》,而他法道则是源自体悟《九岳清音》这门神通。《宝金云箓》和《九岳清音》都是太冥祖师亲传,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说同出一源。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我自身气道和法道才会如此契合,不分彼此。而我那剑术和两者都不沾边,这才无法融入真意。”

“若真是这样,那岂不是说,太冥祖师当年立派传法时便早已为后辈留下和法道捷径?如此一来,那五功三经十二神通中到底还蕴藏多少玄妙等待后人挖掘?”

“祖师不愧是大能,当真恐怖如斯!这九洲溟沧一脉不过是祖师留下的一处道统,便已如此了得,祖师本身是何境界当真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