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修士不是哲人,不需要穷就一个概念,也没有人专门就此给天下修士专门下定义。对于“修士”这类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自身的判断,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程振之所以会思考这些问题,不是说他想要化身哲人,想要为天地立心什么的。而恰恰是他知道这类概念有主观性,才值得去思考。因为带有主观性,才对自身有影响,关系道途。
修士是什么不重要,修士怎么“看”很重要。
这个“看”是看自我,是看天地,还是看天地与自我的关系。用程振前世学过的一个词说,就是“世界观”。
怎么看有这么重要吗?我吃了一个馒头,难道换种看法结果就变了吗?我把馒头“看”成是蟠桃,我就真的吃了蟠桃了?
如果抛开名学的概念不谈,无论将馒头“看”成什么,被吃下去的始终是馒头本身,不会因此改变。从这方面来说,怎么看并不重要。或者说,如果这是个类似程振前世那般的,没有超凡存在的世界的话,是这样。
可惜,这是个可以修行的世界,是个认知可以决定存在的世界!
拿气道中最广为人知的五行来说,这派理论认为天地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中最基本元气构成,五行相生相克,演化万气,化生万物。这算是修行界中认可度最高的世界观之一了。
这套理论对不对呢?肯定是对的。溟沧派根本五功三经中五功就是分属五行,乃是太冥祖师传下的,直指大道的功法。太冥祖师还能错了不成?
不过,为何有许多功法并不依照五行理论,也能修道甚至能诞生飞升修士呢?
玉霄派根本功法都是与“星”“光”相关,不涉五行,也是出了飞升人物的。少清派尽是剑修,你去跟他们讲什么五行试试?冥泉宗也是传承悠久,他们功法疏于哪一行?水行吗?
只要稍有见识的修士,就会知道各派功法大相径庭。那到底哪个是对的?哪派才是正道?
其实,根本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正道。或者说,都是正道,各派对于大道的认知不同罢了。
世界,或者说天地,不过是混沌一团,浑然一体。
大能们或是为了方便阐述,或是自身有所侧重,于是阐发出的道理便分出了“五行”“阴阳”“三才”等等。
将天地之气分成“金木水火土”自然可以,分成“地水火风”也没有错,分成“阴阳”二气也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