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爷,这是老爷命人送来的。老爷说,还有一本暂时没有找到,等过几日再送来。”
“嗯,有劳管事亲自送来了,也代我谢过师尊。师尊事物繁忙,我便不过去打扰他老人家了。”
“是,小人一定会禀明老爷。”
程振出关两日,李庚阳那里就让管事送来了一摞道书。
这些书籍材质不一,新旧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记录某事某地出现了哪些奇闻轶事。
这些故事,有些类似于凡间流传的志怪话本。
不同的是,这些书的作者都是修行中人。
在程振看来,看似同样的事情,作者不同其实是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
比如,有一本《玄怪录》中就记载了一则奇事。
苍梧山西南数千里,有一山村,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山民心智退化,退化回图腾崇拜阶段。
一位游方道士路过此地,发现当时的山民居然以山中一蛇怪作为图腾,还会不定期血祭。
道士看不过,便斩了蛇怪置于山村中。
道士本意是要点醒山民,却不想山民冥顽,认为道士是使了障眼法蒙骗自己。山民纷纷驱赶道士离去,并且还要准备更大血祭祈求蛇灵不要降罪与他们。
道士本是出世之人,除妖也只是路过,日行一善,本也不甚在意山民如何。
不过,被山民误解,却反而让他要把此事做得圆满。
于是,道士便在山村外搭了个棚子住了下来。
道士也不进村,只在村外修行,只是早晚会唱诵道经。
初时山民驱赶道士,但是道士有法力在身不惧凡人。山民见奈何不得,便不加理会。
但是随着道士驻留时间变长,许多年轻山民耐不住好奇,开始于早晚来到村外听道士念经,久而久之不少人思想发生了改变。
村中祭司见到此景,便生出惧意,知道不能任由道士施为,便与道士理论。
论道讲道理,祭司自然讲不过道士,反而被道士辩得灰头土脸下不来台。
祭司执拗,梗着脖子不愿认输道“道士会说,我说不过你。不过我崇敬蛇灵的心如同山中顽石,纵然身死不会向你低头。”
道士笑道:“祭司你说自己心如顽石,又怎知顽石不会点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