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苏野对潘家状况已经有些了解,除了提前接手产业外,其它都觉正常。
听管家李福介绍过潘成原有的产业份额,这三处在潘成的十一处产业中并不算好。
北溪矿出产元石,品位和储量都很一般,收益微薄,且其距离龙溪堂边界只有数十里,偏远荒芜,时常有贼人、妖兽出没。
东林药圃处在北溪矿不远的一处峡谷中,大部分为普通大路货的药草,只因那里土质和环境特殊,适合种植一种珍贵药草,生长缓慢产量不高。
益元堂还算可以,主要以经营丹药、符篆、药草、资材、武具等,也可以自制一些普通丹药出售,供应潘家日常用量约三成,这部分虽然价格低于对外出售,利润低些,但收益稳定。
苏野略一思虑便已理清思路,起身上前拜谢潘老太爷和老太太、众位长老。
又对潘老太爷道“承蒙家主厚爱,潘睿感激不尽,为我破例,但小九年龄尚小且无经验,恐怕难当此任,自身得失事小,丢了家族脸面事大,若有管理不当处置失措,被其他家族小看了我潘家,小九如何敢当,家主及众位长老之恩小九铭记在心,还请将产业仍旧归于众位长老们代为管理为好,请家主示下”。
苏野考虑的是,若是刚来就急不可待的染指产业,未免让家主和众人认为贪权好利,被看成不知轻重的浮躁之人,如果因此被看轻,对今后极为不利,这是其一。
其二是对潘老太爷不称呼爷爷,而称为家主,是因为自重,这里是家族议事堂,只有家主、长老等身份,这是规矩,若不知道这规矩,也不会被人认为不知礼缺少教养,从而被人轻视。
其三是自始至终没有提起老太太,是因为苏野发现,只要潘老太爷在场,无论任何场合老太太从不参与家族议事,只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一切都以以潘老太爷为主,家族之事只由潘老太爷和长老们决定。
但却因此在心中极为重视老太太,这样的守礼、这样的身份和定力、这样的耐心静观一切,能稳住神、守住口、喜怒不形于色、人前不张扬、不图虚面子,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做到的。
苏野感觉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难于捉摸,所以对老太太的一言一行举止表情等留意,也绝不会触碰老太太的规矩,若在这个场合提起老太太,必令其不悦,也令其认为自己愚钝。
苏野一番话后,众人神情不一,有的长老面色轻松,似是在说“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也有长老面色平静,想必是已在其意料之中,一个半大小子,能感恩也算是知道好歹,也有长老面色有些沉重,不知道是何心思。
潘老太爷微微点了点头,老太太却不自觉的把手中的帕子握紧,眼睛深处微不可察的闪过一丝爱惜。
潘老太爷道“小九的话你们都听到了,有什么看法一个个说来”,说着看向几位长老。
众位长老一一发言,有坚持让潘睿接手的,无论管理得怎么样,就当锻炼和磨练了,也有的说暂且缓一缓也好,先跟着学习,也有的说先接手一处试试,再看情形决定。。。,一时众人看法不一。
按规矩众人议定后由大长老向家主汇总报告,免得七嘴八舌。
大长老躬身施礼道“回禀家主,经我等合议,多数人认为此事暂缓为宜”。
潘老太爷立时不悦,将手轻拍扶手喝道“这就是你等的意见?,如此不堪,怎么能让我放心?,这么多年的教导都当耳旁风吗?”。
众人见潘老太爷发怒,尽皆惶恐,急忙躬身道“家主息怒,我等再议”。
“算了”,潘老太爷一摆手恢复平静道“做事要有规矩,你们都记住,今后遇事要这样考虑,一是潘睿抗拒家主决定,该由家族规矩予以处罚,今日乃是将决定通知下去,并非与其商量。
二是潘睿第一次犯错,处罚可以从轻,家族之事,有些需要商议,有些无需商议,家主要做决定的事就一定要与人商议吗?,不要把自己的想当然作为依据。
三是要根据家主和家族的意志,多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要局限在眼前的框框里,也不要只考虑自己,这三处产业由潘睿掌管,你们原来负责这三处具体事务的人,先给潘睿用用有什么不可啊?,就这么肉疼?,这点肚量还能办成什么大事?。
看在已经不在世的老六两口子份上、再看看小九还没到成年的份上,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啊?”。
说完不禁又生气地拍了拍扶手,满脸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苏野见状不待众人说话便急步上前道“请家主息怒,此皆是潘睿之过,潘睿愿接受处罚,家主之意,潘睿未能领会,实属愚钝,众位长老也是出于考虑家族颜面、关爱潘睿,才有此议,连累长老,潘睿自请加重处罚,今后定当严守家族规矩,为家族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