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身后俱是拖着一道汗水和血液浸染的脚印和痕迹,足有二十多息时间相距丈许,双方猛然振作,同时大喝一声,仅余的点点残存元力尽数发动,双剑同时挺起。
虽然已经使尽全力,但在旁观者看来仍是如同慢动作一般,随着轰然爆响,在双剑的剧烈撞击下,双方同时向后翻滚,空中洒出两道如残阳般艳丽夺目的血花。
苏野头部着地,伴随着重重的撞击,已无多少元力护身的苏野顿时眼前一花出现瞬间的眩晕。
对手则在翻飞的过程中宝剑脱手失去意识,面部重重砸到地上,剧痛又将其刺醒。
二人谁也不顾伤势,不断挣扎地欲要站立起来。
苏野极力想要抓住宝剑,却发现手几乎无力握起,对手也欲拾起宝剑,却也发现宝剑此时重若万斤纹丝不动。
二人喘息数息后,对手几次拾剑未成,便弃剑转身,苏野几次握剑终于拖起宝剑,向对手而去,仅走几步,宝剑脱手坠地,欲转身再取,却发现转身也是艰难。
舍剑向对手而去,双方接近同时举手抓向对手,手尚未抓到便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二人身体撞在一起,苏野以肘撞击对手,对手则以膝攻击苏野,双方均以躯体近战。
一个欲以头抵住压倒身下的对手咽喉,一个则以拳攻击对手肋部,双方扭打在一起,在地上不停地翻滚,嘶吼也变得嘶哑,弱到几乎听不到,只看见双方张口的嘶吼状。
双方拼尽全力皆是以意志在苦苦支撑,没有放弃。
随着执事宣布时间到,众多弟子同时停下,苏野和对手也停下来,勉力向对方一笑算作施礼致意。
长老手一挥,立时有杂役弟子分配疗伤丹药,略一恢复,便有长老、执事、导师分别给予点评指导。
给苏野指导点评的是一位导师,起身行礼毕,导师便道“苏野,身体并无大碍,回去后好好调息,虽有小伤,不可误了明日课程,初次来此,可否适应?,可有建议?”。
苏野道“多谢导师挂心,定不会耽误明日课程,弟子深感受益良多”。
导师道“以行证意,以意驭行,意为本,行随意,我观你意虽强,稍显浅近,尚需宽深阔大方好,尚有极大空间,实力尚未尽展,若无杂念拘束,方可如盐入水,融入宇宙天地中,内外浑然一体,体悟顺应宇宙天地法则”。
深深一揖拜谢导师,见导师转身离开,识海中生出一缕惊惧,千般小心万分留意,不曾想到正因如此,破绽却由此而生。
导师的指导点评,虽尚未完全理解,尚有疑惑,但导师不再言,已知导师之意是要他自己领悟。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悟道最终是要靠自己。
似苏野现在所悟,还远远未触及到宇宙天地法则,于导师之言语中,深感寓意似浅实深,语虽通俗却深切本质,直指大道本源。
不禁感叹宇宙天地所孕育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灵之中,虽相貌外表皆似,但智慧、思维各有不同。
人中龙凤之说原来是指这个,并非通俗市井之金玉富贵权位地位,人生也不是常言的苦与甜、乐与悲,而是指其意境之妙。
拜别长老、执事、导师等人返回,半个时辰后,疗伤丹全部吸收,只待静静调息恢复即可,洗漱毕脱衣上床,闭目静思导师所言、回想今日经历,不知不觉间安然进入黑甜乡。
从未有过的安稳感觉,就在激烈到几乎透支的对抗后降临,安然酣睡的苏野却不知道,此时其身体内正发生着变化,识海中星辰闪烁、识海海洋有节奏的律动,心脏的跳动也随着识海的变化而变化。
灵台果也异常蠕动,就像在一个高效运转的指挥系统下,将身体所有能量重新分布调动。
想必是接近枯竭透支的状态,使身体处处发出不同信号输送至识海后,识海便本能的自行调动身体各种机能,强化身体消耗大之处,简化消减身体消耗小之处。
这也应是身体这个完善复杂的系统适应改变所固有的能力,一切都在身体的自主状态下完成。
然而春雨课程虽然有效,却仍有缺点,那便是人人都知无性命之忧,所以即便再是激烈,也无法与真正厮杀时那种以性命为代价拼死相搏的感觉相比,也无法产生那种生死未卜的不确定感觉。
宗门当然也考虑到这点,故此飞龙堂的另一种课程就是针对此点设立,也是弟子们的日常,只是苏野暂未达到参加另一课程的条件。
相对而言,与飞龙堂同列的神武堂、瑞仙阁、鹰鹫阁也俱是如此,只是课程各有不同,飞虎堂次之、外门再次之,域内其他堂口再次之,原因一是资质条件要求,二是资源分配所限。
丹器阁、瑞仙阁、鹰鹫阁等亦是极为严苛,只是因为丹器阁任务不同,课程与此风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