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立刻就把赵家平抛之脑后。
赵家平回家之后,给自己简单炒了个菜,熬了个粥。
对于许大茂的为人,他今天算是体会到了。
这样一个人,是典型的损人利己。
而且嘴上忽悠功夫了得,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被他给坑了。
如果听信了许大茂的话,那别的不说,他绝对会第一时间失去杨兆波,还有谢辉明和杜福友三人的友谊。
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做那样的蠢事儿。
接下来的几天,赵家平照样每天都是去轧钢厂维修和检修机器。
因为被赵家平检修过的机器,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赵家平在车间里,越来越受欢迎。
而谢辉明和杜福友,则完全成了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用干,就站在旁边看就行了。
“嘿,真是神了。这台要维修的机器,我记得零件都磨损挺严重的。属于老旧破机器,随时都要淘汰下去,怎么小赵修完好用了这么多?”
谢辉明百思不得其解。
杜福友点点头说:“我听我师傅说过,有天才维修天赋的人,会在维修的时候,进入一种物我两忘,酣畅淋漓,如醉如痴的状态。”
“就像庄子的庖丁解牛一样,达到忘乎所以,知行合一到极致。”
“我觉得小赵就是。”
“他在这种状态下,维修效果肯定翻了很多倍。”
“我到现在都没找到这种状态,真是羡慕他。”
谢辉明也点了点头,然后说:“小赵维修知识掌握的太快了,有些我都没教过他,他也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赵家平在维修方面成长的太快了,已经超过了他们这两个师傅。
谢辉明想起了仓库里的进口机器,于是动了心思。
“老杜,那几台趴窝的进口机器,不如——”他没有把话说完,而是努了努嘴。
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废品仓库暂时放着那几台。
杜福友一听,连忙说:“打住,你趁早打消这个主意。”
“再有两天,国外的技术专家就要到了。这时候去动那几台机器,到时候跟发过去的状态不一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