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感觉谢辉明和杜福友让一个外行拆检机器,是有些太儿戏了。
不过,这是谢辉明和杜福友允许的,出了问题,肯定要找这两个人的责任,跟他们没关系。
安装对赵家平来说,更是轻而易举的。
零件已经修复完成,众人都以为是赵家平给擦干净了,其实是让赵家平根据机器成色,给修复成了七成新。
没人看出破绽。
机器零件都是在机器里面,拆出来带着油污,擦的新一点儿,没毛病。
很快,所有的零件,又都安装了回去。
整个过程,在杜福友和谢辉明的眼皮子底下进行,这两人没看出任何操作有瑕疵。
就连董庆林,也在赵家平安装完机器之后,感叹道:“可以啊,一个外行学了一上午,竟然真的一个人完成了拆检。”
然后有些疑惑的眨眨眼睛说:“别说,这位学习榜样把所有零件擦了一遍,安装起来看看,整台机器都变新了。”
不过机器不能看外表,是不是没有问题,还需要实际操作生产使用一下。
机器生产关乎生产任务,董庆林不放心别人,亲自操作确认。
机器发动,然后进行试工作。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只有赵家平,看的却是自己脑海里,水蓝色的系统面板上,那不停闪烁+1+1的使用值进度条。
当机器运转起来,董庆林操作钢坯,进行表面处理完成的时候。
赵家平就看到,使用值的进度条,闪烁的亮度增加,然后进度条上方,多出了+68这样的字样。
修复一台能生产的机器,使用生产出成品,竟然是每次+68,是普通修复的六十八倍。
赵家平顿时忍不住笑了。
他找到了增加使用值的新途径。
以前无论是修复自行车,还是修复手表,都是固定一次修复,所以只有+1,但是机器完全不同,它的配件都是单独修复的,这样组合起来,每一个零件都会贡献+1,然后整体+68。
也就是说,以后修复,完全可以参照这个模式,虽然麻烦,但是是个增加使用值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