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好了约定,赵家平这才心满意足的骑着自行车离开。

于雪箐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招惹了一个有心偷花的贼。

她转身顺着胡同走进去,又拐了一条胡同,回了自己家。

她们家,生活条件在这一片儿,算是特别优渥的那种。

首先家庭成分比较好,佃农,爷爷死在了战场上,属于英雄烈士的家。

一家五口人,奶奶在家,爸爸在食品厂当主任,妈妈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

她在文工团工作,剩下弟弟于雪松因为生日小,所以上学的年龄被减掉了两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候还差半年才能上小学。

一家三职工,羡煞旁人。

这个时候,父母上班都不在家,于雪松跑去跟小伙伴玩儿去了,

家里只有奶奶一个人。

其实这个年代的人结婚生孩子早,奶奶实际年龄也不老,还不到六十岁。

看于雪箐回来,就好奇的问了一句:“箐箐啊,你刚才拿着收音机给谁了?”

于雪箐也不隐瞒,直接说:“哦,奶奶您说我朋友的那台收音机啊?我给收破烂的拿去修了。修好给他五块钱。我给小松买的那台收音机,就是他给修好的。”

于奶奶一听,点了点头:“行,修的挺好,这个价格也还行。”

何止是行,自家那台收音机,不是没拿到维修铺子去问,这个年头,会修收音机的要价都高。

但是如果能修的好好的,那也就让维修铺子给修了,

结果维修铺说,虽然可以修,但是修好之后,不保证和原来一样,多少会有些刺啦刺啦的杂音。

那听起来多难受?家里又不是买不起新的。

可结果,就花了五块钱,收破烂的修的听起来跟新的一样。

那这无形中,又节省了一笔钱。

于奶奶对这个收破烂的,当下还是挺有好感的。

“等下次这个收破烂的来,我把家里的破烂卖给他。”

这是于奶奶表达好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