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追与逃

他便是通过那个名字离谱的通则使了银子出家当和尚了。

古时候有信奉佛教的一些地区会在一个人出家当和尚时将他的违法犯罪行为一笔勾销。

此时安珍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他心想,只要出家当了和尚,任凭那清姬再能打怎样怎样,看着他已经剃度出家也不会再为难他。

有人会问:“那最多只是国法管不了他啊!清姬这种私仇也会不再继续报复吗?”

当时的扶桑可是非常敬佛的,僧人们几乎都自带光环,哪怕个人心中的怨恨不会消失、那人也会迫于社会压力与舆论压力而放弃寻仇——毕竟扶桑人是一种活在别人眼中的人,更别说清姬属于名门之后了。

这算盘是打得响的,也的确很有可行性。

这张渡牒,也是真货。

前几年安珍就被受害者找上过门来,虽然当时他终究是通过自己极高的段位把事情摆平了,可那件事就让危机意识极高的安珍心里敲响了警钟。

于是他便找上了远在京都之南的道成寺去使了些银子......我是说,捐献了些财物,从而获得了这张渡牒,令他可以在任何一座‘道成寺’出家。

以便在日后万一有一天他扛不住苦主的报复的话用来得到‘豁免权’。

现在无疑就是这样的时刻了。

回想起那天在客店里看到的清姬,那眼神之诡异可怕,让安珍一夜夜地做着噩梦,总感觉有条冰冷的长蛇将自己勒地紧紧实实、令他完全喘不过气来。

总之,城门这里的误会解除了,在蚺蛇重藏的亲自带路下,安珍被送往了城中的‘异人馆’。

这个异人馆,其实就是招待所一样的地方,而且条件也不错,一般是给来投奔城主、想来做家臣的、有些本事的人准备的。

所谓‘异人’就是指‘异于常人的人’,在这座城中是个褒义词,指‘比常人要强’的意思。

所以,持有寺庙正品渡牒的人也会被送到这里来,异人馆中自有僧人常驻,会对想要遁入沙门的人进行接引,最终乘船渡河去到本地的道成寺进行剃度与修行。

想必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在本书中的扶桑,道成寺是一座有规模的全国连锁性寺院......就是这么牛批。

小主,

也只有这样的寺庙,才能够硬气地面对官家说‘某某人的罪责一笔勾销’这种话。

提完了安珍,我们来提一提此时正追在他身后的人、以及一个正在追那个追在他身后的人......

追在安珍身后的,是清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