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开厂

厂子搬迁以后,在当地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人,也水土不服了很多年 。

为什么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就不上班了说是准备过年?

为什么要双休?

为什么有加班的机会没人抢了?

为什么什么事都没有,就有一半人溜号了?

要知道他们厂子在青镇的时候,加班机会可是都要靠抢的啊……你跟车间主任关系不好,加班都不叫你,你收入不就少了吗?

这边的工人,居然连正常上班都做不到,动不动就缺勤!

张红英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大城市三十五、四十五,就很多都找不到工作了。

鸭湾村的人,一直要到七十五岁以上才找不到工作。

就算是厂子搬到安徽去了,也宁愿在当地建宿舍,再用大巴把青镇的工人拉到安徽去上班。

但是,这样做也带来一个巨大的后果。那就是,整个青镇,都空了。

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

七十岁以下人都看不到了,只有七十五岁以上,厂子不招了,才在家里歇下来。

如果能在鸭湾村开一个厂子,也可以替鸭湾村留下一批人……

在张红英的全力支持下,沈建兴兴致勃勃的开始了他的办厂之路。

不过他有一个要求:“阿英,我一个人怕弄不好,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张红英也想念家乡了。

在外地卖米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这些年,他们从家乡招了不少人,张红英准备从其中找一个人做店长,一个人做会计,然后给他们分红,自己就回家去了。

除了开一家厂生产小吃车,还可以再开一家厂生产米线。

小吃车搭配米线、汤料一起卖,这个推广强度,相信粉天下,很快就可以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