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也是,就是感觉太快了...”
“城里,你那边,菜店开得怎样?”
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小姑也没有法阻止。
只是微微蹙着眉头,很不舍的看着我,轻声地叹息。
姑父倒也没说什么,而是岔开了话题,又问起了菜店的事儿。
“菜店还行...”
“哦,那就好!”
关于菜店的事儿,我没有说的太过具体,只说还行。
姑父也是,顺口问了一句,也没有想刨根问底。
“姑,胡盛快十五岁了吧?是不是快初中毕业了?”
眼见小姑和姑父都沉默了下去,我先给姑父再点了一支烟。
本来,我不打算自己抽的。
小姑却是见我,在她和姑父的面前所有顾忌,则直言没事儿。
姑父也劝我说没事,何况都已三十岁,辈分的事儿,也没必要搞得那么清楚。
辈分的事儿,确实是我自己太过固执。
但最后选择抽烟,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们谈论后面的事儿。
“盛儿今年都快十六岁了,夏天的时候就毕业...”
“他和玉儿的学习都不行,现在都快毕业了,还是一窍不通的,高中都考不上...”
“我们的玉儿也是,现在五年级了,也是次次考不及格...”
“这两个娃呀,以后可咋办...”
“唉...又是老天爷赏的打工命...”
小姑和姑父,一提到两个孩子的事儿,简直就是愁肠百结。
自己本来没有上好学,所以辛苦了半辈子,因此总是指望下一代能有所出息。
可是现在,眼看着儿子和女儿,又要走自己的老路,心里又如何能顺畅得起来。
“姑,姑父,今天我来就是想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村里所有人的父母,包括每个家庭,希望与传承总是惊奇的相似。
每家的大人,都希望儿女能有出息。
可是到头来,子女又会走自己的老路,甚至还不如呢!
所以,我很理解小姑和姑父的心理。
“啊?想法呀?”
“胡盛和胡玉儿这两个家伙,你也知道从小都聪明,就是玩心太大...”
“又不好好学习,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
“就是,尤其盛儿,眼看着念书上学是没向往了...”
“要不,你带去城里,早早工作也好!”
“免得整天惹是生非,让我们天天提心吊胆...”
“就是,玉儿的话,现在才五年级,抓紧点的话,还来得及...”
姑父的想法很好,只是我并不怎么认同。
“姑,姑父,我是这样想的...”
“盛儿现在还太小,先上两年中专,然后去参军当兵...”
“等当兵回来,无论好坏,都让我来带!”
“你们看,这样行吗?”
“当兵?”
“也,也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