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组来到了名为清平镇的地方,这里的集市在方圆百里颇负盛名,每日商贾往来不绝。小镇的街道两旁摊位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各个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组弟子在此潜伏了数日,他们或扮作普通的路人,在集市中闲逛,暗中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或装作小商贩,在摊位上售卖着一些廉价的物品,实则留意着过往的富商。终于,他们盯上了一位准备运送大量货物的商贾。这位商贾身材肥胖,衣着华丽,身上佩戴着各种名贵的珠宝首饰,一看便知财大气粗。此次他运送的货物皆是价值连城的丝绸和香料,身边还带着十余名护卫,护卫们个个身材魁梧,手持长刀,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行动当晚,夜色浓稠如墨,乌云压顶,整个清平镇仿佛被一层神秘而危险的面纱所笼罩。四名暗影门弟子如鬼魅般悄然靠近商贾的车队。他们先是从怀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迷烟,那迷烟装在特制的竹筒里,一端有一个小巧的机关。其中一名弟子轻轻按下机关,迷烟便如一缕缕轻烟般,无声无息地朝着外围的几名护卫飘去。护卫们丝毫没有察觉,依旧在原地警惕地站岗。不一会儿,他们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身体逐渐失去力气,缓缓地倒在了地上。
随后,四名弟子手持利刃,迅速冲向商贾和剩余的护卫。他们的动作敏捷而迅速,如同猎豹扑食一般。一名弟子身形一闪,率先冲向商贾,手中的利刃直刺商贾的胸口。商贾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躲避却来不及。就在利刃即将刺中商贾时,一名护卫眼疾手快,用手中的长刀挡住了这致命一击。“铛”的一声,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紧接着,其他护卫纷纷围了上来,与暗影门弟子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护卫们虽然奋力抵抗,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再加上暗影门弟子精湛的武艺,很快便陷入了困境。一名暗影门弟子身形灵活,在护卫群中穿梭自如,他手中的剑如同一道寒光,每一次挥动都能逼退一名护卫。另一名弟子则擅长拳法,他的拳头虎虎生风,一拳击出,便能将一名护卫打得后退数步。在激烈的打斗中,一名无辜路人被流刃划伤,他发出痛苦的惨叫,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凄厉。现场瞬间一片混乱,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尖叫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暗影门弟子们迅速抢走货物,他们将丝绸和香料迅速搬到事先准备好的马车上。在撤离时,一名弟子故意将事先准备好的华山派剑穗遗落在现场,剑穗上的丝线在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那些惊魂未定的目击者,看到地上的剑穗,再加上袭击者身着华山派服饰,自然而然地认定是华山派弟子所为。
与此同时,那几个卧底也在江湖上四处活动。他们化身江湖游医、说书人等各种身份,穿梭于江湖各大门派常出没的酒馆、茶馆等地。在崆峒派附近的一家酒馆里,一位假扮成说书人的卧底,正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江湖故事。他手舞足蹈,表情丰富,时而模仿大侠的豪迈,时而模仿小贼的猥琐,引得酒馆内的众人听得津津有味。酒馆内弥漫着浓烈的酒香和烟雾,人们围坐在桌旁,有的一手端着酒杯,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说书人;有的则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交头接耳,讨论着故事中的情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众人听得入神之际,他话锋一转:“各位可知,如今这武林盟主李昂,看似公正无私,实则暗藏私心。在分配武林资源的时候,可都是优先照顾自己的心腹门派,像咱们崆峒派这般刚正不阿,一心为武林正道的门派,却被他晾在一边,根本就不上心呐!”他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脸上露出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
酒馆里顿时一片哗然,崆峒派的弟子们听后,纷纷怒目圆睁,脸上满是愤怒和不满。有的弟子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桌子上,“砰”的一声,酒杯瞬间粉碎;有的弟子则站起身来,大声咒骂着李昂的不公。这些话就像一颗火种,在崆峒派弟子心中点燃了愤怒的火焰,很快便在门派中传开,引发了更多的不满和质疑。
而在华山派那边,卧底们趁夜偷偷潜入弟子们的住处。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弟子,如同夜猫一般,悄无声息地来到各个房间。在每个显眼的位置,他们都张贴上匿名信。信是用特制的墨水书写的,字迹工整而有力。信中写道:“崆峒派觉得你们上次在清平镇的行动是故意挑衅,他们已经在暗中集结力量,准备给你们好看了。华山派的弟子们,可千万不能坐以待毙啊!”卧底们贴完信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这才满意地离开。
华山派弟子看到这些信后,顿时群情激愤,年轻气盛的弟子们纷纷表示要找崆峒派讨个说法。他们有的在宿舍里大声讨论着应对之策,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拿起武器,准备前往崆峒派问个清楚。一场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