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要是来了,小姑姑就会带着泊宁一起来,他们就能一起玩了。
周凤岐看着跃跃欲试的孙子孙女,有一点点心塞,你们就那么盼着爷爷挨打呢?
家庭会议结束,各自都领了个长期任务。
还没等他们找到合适的人选,周书记又接到了调令。
1987年,周一鸣出任轻工业部部长,家也跟着搬到了京城。这次,不光安澜跟着过来了,就连两个老爷子也跟过来了。
年龄越大,就越想和家人亲近。他们现在其实只有一半时间在疗养院,另一半时间都在家里和孙女、曾外孙一起玩。到了京城之后,已经退下来的宋老爷子也加入了他们。
同时过来的,还有周凤岐夫妻俩和他们的孙子孙女。大伯母早已经退休,周大伯刚好年满65岁,也退役了,闲着没事,就和老父亲、二弟一家凑在一起,孙女和孙子也被他们带到京城读书。
和宋泊宁一样,两个孩子也成功的和安澜混在一起。
安澜的工作也转到了轻工业部研究院,继续配合爸爸的工作搞研究。
至于给她找对象的事,差不多就成了全家人的终身事业吧。反正没找着。主要是看谁都觉得配不上他们家孩子。要是安澜自己找一个,他们可能就审视一下人品,没问题就行了。但要是让他们挑,那就真的是哪儿哪儿都是问题。
周一鸣退休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官职升到了副国级。清晏接过他的人脉,也升到了这个级别。三个孩子里,周英华跟着安澜做研究,宋泊宁后来参军,接过了周开云的关系和人脉,周如含跟清晏一样从政,各有各的发展。
工作的时候全国各地跑,退了休就到京城一起养老。
他们家人都很长寿,各个都活到一百多。
尤其是周一鸣和李颖,超级厉害,他俩去世的时候,安澜都一百多岁了。
弥留之际的老父母拉着她的手,眼睛里全是不舍和担忧。
“爸爸和妈妈努力活着,就想陪你久一点,我们怕你孤单。”
可是他们真的熬不下去了。
安澜和清晏哭的稀里哗啦,毫无形象。这辈子父母缘深,是真的舍不得。爸妈在,她们始终是有人宠的孩子,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回去找爸妈。爸妈走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安澜跟着也走了。反正遗嘱早就立好了。
清晏跟着也闭了眼。她的身体已经衰弱的厉害,也是熬不住了。两年前宋煜离世,她就差点没挺过来。现在,总算可以安心的走了。宋泊宁现在都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儿子孙子孙女好几个,孩子们都很好,她一点也不担心。
(完)
还有个番外。
————分割线————
老照片:1976年的日历。看小朋友的穿着,其实还挺不错的。
下面这张,是1959年,沈阳,工人村的周末舞会
下面这张,也是五十年代的沈阳工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