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遍了全镇各个村庄,实地考察了全镇的发展情况和资源之后,她带着同事们一起制定了全镇五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点一点焕发生机。
没过多久,杨文珍就喜欢上了这里。人民淳朴,好忽悠,勤劳肯干能吃苦,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希望,一点点实际的好处,大家就会义无反顾的跟着你干。人人都能卷生卷死!
以上,是杨文珍的想法。
人民群众的想法是,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可没什么好失去的。大不了就是白出力。小杨镇长可就不一样了,她还指望着干出点政绩能升官呢。不然,人家年纪轻轻的能到咱们这儿来?
“而且,小杨镇长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她说的咱们都能听懂,也是咱们这儿的实际情况,一点虚的都没有。”
可见群众们也不是真的憨,还是有点子聪明劲儿的。
杨文珍把在镇上工作的经历和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发展理念全都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然后“出口转内销”,再用报纸继续忽悠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
她还把村民们发家致富的事迹写成文章,配上村民照片发表,那激励效果简直了!好的连她都感到害怕。
因为写的文章太多了,她还混了个报社通讯员当当。
老胡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她这儿来考察一次,看着小镇一点一点的变化,回去就拿着她写的工作经验开始召集乡长镇长们开会学习。到年底还找她亲自给大家传授经验。
五年以后,小镇大变样。老胡组织本县干部来参观学习。他自己从县长升到了县委书记,然后把她任命成副县长,空有名头,因为转头他就把她下放到了另一个贫困乡去历练。
老胡:“你放心,这个镇的发展,我亲自盯着,保证它出不了差错。不会让你的辛苦白费的。你就在那边加油干吧。”
杨文珍咬牙:“……我感谢你八辈祖宗!”